去仓库淘书,面对300万本书我不知所措
去仓库淘书,面对300万本书我不知所措
前几天,我尝试去一个存放着300万本书的大型库房淘书。
买书有许多种方式,一种古典的方式就是淘书。淘书的过程有点像淘米,只是淘米是从千万颗米粒中去除少数杂质,而淘书恰恰相反,是从汗牛充栋的印刷制品中挑拣自己的喜好。
早些年,北京在地坛公园举办地坛书市,一季度一次,这也是史铁生笔下“荒芜冷落的园子”少数的热闹时候。满京城的书商,再加上部分出版社的销售部门,都来到地坛设摊。每季度的书市大概横跨两个周末,用时髦概念来说,就像是书商和读书人合谋的一场“快闪”。
大书店、大出版社本来就豪横,它们占据有利地形,进门主干道上就能看到招牌,摊位面积也大,店员脸上一律是礼貌而克制的神情。小书店的摊主就是掌握最终定夺权的老板,可以攀攀人情、砍砍价,再不济也抹掉个零头。在一些主打二手书的小书摊上,还能看到一些绝版书和外文旧书,泛黄的书页等同于古典的端庄,岁月的质感跃然纸上。讲究的读书人一定会说,后者才是真正淘书的感觉。
地坛平时要买门票入内,书市时期也不例外。记得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凭学生证半价优惠,却没有占到便宜的感觉——买书还要门票,心里总有点疙瘩。不过,看到里面低价出售的书,尤其是三联书店等不太打折的出版社也摆摊以五折卖书,心里的不愉快情绪自然烟消云散。
对于当时没有经济收入的我而言,对书市是既爱又恨。爱,自然是因为买书便宜;恨,则是买书一不小心占用了太多生活费,以至于不得不过上一段拮据的日子。
后来,地坛书市不再举办。尽管另一处公园继续举办书市,却多少差了一点当年的热闹。原因自然有很多,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地坛本身无可取代的地位,在红墙绿瓦的皇家祭坛边逛书市,与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公园里买书,能是一样的感觉吗?
当时,北大、人大等一些高校还会举办小型“周末书市”。来学校里摆摊的自然都是小书店了,虽然十几个摊头围成一圈规模不大,且主打商品是托福“红宝书”、考研宝典之流,但因为掺杂了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作品,还是能发现意外之喜。
记得当年从令人舒适而慵懒的新图书馆出来,回宿舍路上经过“学活”前面的小广场,只要不赶时间,就会驻足而立,顺手翻翻几本小说,也不一定买,也不一定真的想读,仅仅是沾沾旧书的质感便已满足。我毕业以后,周末书市的命运也不得而知了。
至于中国书店这般专营古旧书的书店,虽然留下了不少文人雅士的淘书记录,但日渐攀升的旧书价格,以及摆着“扑克脸”的营业员,实在让吾辈亲近不起来。那也许是藏书家的入门选择,而绝不是普通读者的目标。
书市衰落,淘书这种功夫自然濒临失传。虽说电商书店也能“淘书”,甚至不用担心袖子沾灰,但恕我直言,大数据推荐机制下的“淘书”,仅仅是有限而局促的投喂。在分析你的购书偏好和同类读者阅读习惯以后,平台轻而易举地计算出你“应该想读怎样的书”,却从来不会制造邂逅一本计划以外的书的感觉。而且,稍稍多逛一会儿,就能发现平台翻来覆去只推荐那几种销量高的书——反正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因此,最近,当一家图书电商网站决定开放仓库,允许读者在库房里自由淘书,而且以低于网络折扣的批发价甚至论斤出售的时候,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顿时让我感觉画风清奇,很快决定报名参加,哪怕仓库位于需要坐高铁抵达的环京“睡城”。
淘书的乐趣在于邂逅,或者就像一位体验仓库淘书的读者所言,“接收想找的书给你发出的讯号”。因此,当淘书活动组建的微信群里,出现读者希望工作人员帮助找书的需求,我对此是嗤之以鼻的。在网上买书,目的性强,直冲书单而去,这可以理解;但到线下淘书,总要顾及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体面,保留不期而遇的矜持。
令人欣慰的是,到了仓库现场,并没有太多读者向工作人员提出找书需求。这多半也是因为平日冷清的仓库,多了几百名陌生的参访者,让工作人员忙于维持秩序、引导客流,而无暇顾及更琐碎的个性需求。
从车站出来,首先迎接我的是试图出售房产的中介,“高铁一站直达”是这个睡城最大的卖点。去仓库不长的路上,目光所及的远处,是大量入住率不明的高层住宅,眼前则是一排排厂房、仓库。此行的目的地就隐藏在工业区中间,按照指示,我很快站到了库房门口。
来说说入场时的感受吧。之前,大概很少有人领略过300多万本书在同一个空间里的场面。一些大型图书馆的藏书量可能超过它,但绝不会提供几乎毫无阻挡的视觉体验。尽管当天是个气温骤降的雨雪天,库房里光线昏暗,一点也没有网红书店温暖整洁的样子,但在我眼里绝对是高对比度、高饱和度的画面。
就像千军万马奔腾,就像滚滚江水滔滔。不知如何用文字形容更贴切,但眼前的场景,一开始就让人不知所措,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一样。
当真正进入库房后,我发现这与先前的任何淘书体验都不同。以前,不管是书店还是临时书摊,负责任的店家都讲究分类,比如学术圈赫赫有名的万圣书园,就以其分类独到著称。但在图书库房里,既不遵循大众对图书品类的通俗理解,也没有“中图法”这种图书分类学的羁绊,在非工作人员眼中,货架编号几乎没有规律可循。也难怪有人评价,这里是个目标感很弱的地方。
其次,在库房里淘书绝对是个体力活儿。在一般书店,同一种书至多不过百十本复本展示,一些二手书市更是“物以稀为贵”。而在库房里,我眼前的每一座小山,都可能是同一本书堆积而成。库房虽然没有宜家那么庞大,却只有付出足够的位移,才能勉强领略其冰山一角。
因此,与库房容量相对应的,是此次淘书的辛苦。这也颠覆了先前我所有淘书的体验——没有闲庭信步,更没有书友之间的切磋交流,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穿梭于货架或书山之间,只为简单浏览书脊上的名字,然后在数秒中快速决策是否抽出一本放入小推车。
因为还要坐高铁回去,在近4个小时里,我仅仅逛完了前两层,遗憾与第三层的外文原版书失之交臂。即便如此,在积攒了上万步运动量以后,紧接而来的是头昏脑涨,那种仅仅因为浏览书名而产生的疲惫。如此紧张刺激的信息筛选和过滤,上一次可能发生在我高考完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
与线下书店的营销对象日益分众化不同,这次淘书活动的顾客来源多样,让我充分感受到买书风格的激烈碰撞。比如,在交流群里讨论最热烈的是几位妈妈,她们并不是为自己选书,而是为孩子挑选读物,因此按斤售卖的外文童书是她们的最爱。而她们的对话,很容易让我脑海里生成焦虑家长的画面,毕竟自己小时候从来没有读过外文版童书,也完全不能理解在孩子有限的童年阶段如何消化这些成筐购买的书籍。
有人调侃,这样的库房淘书活动应该定期举办,努力打造成为“6A级”旅游景点。对此我倒是深以为然,算上来回的高铁票钱、午餐费用,对于顶多买几百元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仓库相比网上的额外折扣,其实已经微不足道。不过,一个爱书人又怎么能抵挡300万本书凝聚起来的气场呢?就在我参加的同一场活动中,就有内蒙古读者不惜换乘高铁并提前一天找附近宾馆住下,这样的跨省淘书也是令人感佩。
如果书会呼吸的话,库房淘书活动的乐趣不是买到几本书、把它们请到家里的满足感,而是与这么多的书呼吸同一片空气的震撼。类似的美学震撼,大概只有10万人的团体操才能比拟。
幽默的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没办法把自己购买的一箱子书随身带回去,纷纷选择平台提供的快递服务——以一种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了库房淘书的遗留问题。那个因为活动而建立的微信群,我相信能够让读者们保持更长久的联系。
不管怎样,如果还有这样的淘书机会,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哪怕仅仅是为了和300万本书拍一张合影(下次记得带上超广角镜头),也足以让一个爱书人感到莫名的满足。(城下秋)
相关新闻
- 2020-11-13国图获赠《陀罗尼经咒》等四种珍贵文献
- 2020-11-13“大家”写“小书”
- 2020-11-13“不是读者不买书了,而是书店没跟上需求” ——福建宁德新华书店升级脱困之路
- 2020-11-13刘海栖《街上的马》塑造“山水沟街”文学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