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要闻

正逢天坛建坛600年 辛丑年《祈年历》对外发行

20-12-04 0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兰琴

  正逢天坛建坛600年 辛丑年《祈年历》对外发行

  辛丑年天坛《祈年历》12月3日正式对外发行。 于立霄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于立霄)辛丑年天坛《祈年历》12月3日对外发行,集中展示了天坛礼乐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中华祈福文化。时值年终岁尾,又逢天坛建坛600年,《祈年历》在为人们送上新年问候的同时,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由天坛公园与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发行的《祈年历》,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编撰主线,把天坛生态文化、天文历法、物候农事有机融合,是一部实用而具有丰富内涵的节气历。

  《祈年历》以冬至作为开篇,每个节气选取了与天时相对应的建筑或景观,如冬至节气展示了祀天大典的核心所在——圜丘;正月上辛日是历代帝王在祈年殿举办祈谷大典的日子,正处大寒节气,因此在大寒节气选用祈年殿。此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分别对应了天坛内坛东南西北四门,即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

  据天坛公园副园长夏国栋介绍,与去年天坛公园首次推出的《祈年历》相比,今年更加突出天坛生态植物主题,精选72种植物,将生态天坛的概念贯穿于每个节气和物候,让每一个物候都能感受到来自天坛的自然生态,体悟天坛道法自然的思想。

  《祈年历》中别具一格的手绘植物图案,将天坛丰富的植物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二十四幅华美绝伦的天坛节气图融合天坛宏伟壮美的宇殿神坛与顺应节气生发的古树花草,表现出四季的生态之美和顺应天时、周行不殆的自然法则。

  在天坛的众多建筑中,祈年殿是天坛最早的建筑,也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在《祈年历》上,祈年殿这一文化符号得到强化和突出,随着年历一页页被撕去,最后一座立体三维的祈年殿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祈年历》采用德国激光雕刻的超细齿刀技术,七十二套刀版模型描摹切割工艺,完美呈现祈年殿的立体画面,每本祈年历都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辛丑年《祈年历》分为通用版与商务版两种形式。通用版《祈年历》为方形,节气图案为圆形,寓意天圆地方。商务版为礼盒装,日历部分为四本信札,每个季节的日历捆扎成一本信札,在不同季节取用,感受四季轮换与天坛的自然之美。信札正面为天坛建筑生态文化图案,背面为信札格式,可书写题字。盒内附赠软笔一支,托架一付。台历用完后收纳入盒,便是一盒记载着自己一年心路历程的珍藏。

  目前,辛丑年《祈年历》在天坛公园具服台文创店、丹陛桥西文创店、祈年殿西文创店以及淘宝、天猫店均有销售。(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免费救治终末期肝病儿童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联手浙大一院共同关爱“小黄人” 免费救治终末期肝病儿童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联手浙大一院共同关爱“小黄人”
  • 抢抓进度!静宁至天水高速庄浪至天水段建设正酣 抢抓进度!静宁至天水高速庄浪至天水段建设正酣
  • 这样的天水,谁能不爱! 这样的天水,谁能不爱!
  • 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十二月防病提示——  气温骤降 谨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生 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十二月防病提示—— 气温骤降 谨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生
  • 兰州畅家巷社区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 兰州畅家巷社区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
  • 兰州中学生获第五届“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兰州中学生获第五届“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 拥有39个娱乐项目 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兰州新区冰雪新天地本周末开门迎客 拥有39个娱乐项目 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兰州新区冰雪新天地本周末开门迎客
  • 从“赶”地铁 到“挤”地铁 兰州市民对轨道出行日益依赖 期待地下网络更加完善 从“赶”地铁 到“挤”地铁 兰州市民对轨道出行日益依赖 期待地下网络更加完善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黄河进入凌汛期 刘家峡水库严控出库流
2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
3   兰州市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颁发
4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
5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
6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7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
8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
9   打造生态良田 建设绿色粮仓 ——酒泉市
10   【黄河时评】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11   甘肃省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10
12   【看法】“错峰”放寒假
13   甘肃省高院“牵手”社区宣讲宪法
14   陇南电商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
15   【记者随笔】打通“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