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花城文学论坛闭幕 聚焦文学代际和经典化
2020年花城文学论坛闭幕 聚焦文学代际和经典化
该论坛主题为“‘不惑’和‘知天命’之间: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和文学经典化”。 庞博 摄
中新网浙江湖州12月6日电 (程景伟 庞博)2020年花城文学论坛12月3日至6日在花城·莫干山创作基地举行。艾伟、何平、张楚、弋舟、路内、付秀莹、阿乙、石一枫、孙频等9位知名作家,作为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出生的作家代表,现场开展了一场关于文学代际和文学经典化的对话。
该论坛主题为“‘不惑’和‘知天命’之间: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和文学经典化”,由来自广东的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与浙江省湖州市作家协会、湖州市德清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筹办。
论坛主持人、评论家何平提出了作家代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启蒙的年代,而90年代的文学一出场,文化市场、文学市场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艾伟也认同何平的观点,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结束、90年代开启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分水岭。
2020年花城文学论坛12月3日至6日在花城·莫干山创作基地举行。 庞博 摄
“当我们讨论曹雪芹、托尔斯泰、鲁迅的时候,我们首先讨论的是他们的作品,而不是他们出生于19世纪30年代还是20世纪40年代。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接受代际划分这种说法。”张楚认为,以十年为一个文学代际,或许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横切面的纹理和特性,这在中国作家的身上可能体现得更为明显。
石一枫表示,国外多以历史大事件来划分文学代际,一代人的共同经验、思想史和精神史肯定不能脱离历史事件。“而中国文学的代际,为什么往往是十年一次?可能我们的历史大事件恰好处于那个时间节点。”
“80后”作家孙频认为,“80后”这代人在经历上无法与前辈作家相比,他们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理想主义的色彩在减淡,出生于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人,写作差异非常大,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完)
相关新闻
- 2020-12-09冯骥才荣获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
- 2020-12-09“看门人”单霁翔三本新书 为故宫六百周年庆生
- 2020-12-07钱钟书在台湾 一次鲜为人知的演讲
- 2020-12-07冯骥才荣获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