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凉州词》
千古名篇《凉州词》
有一个挺有趣的文学现象,是“后人救活前人”。就是说,后人否定了那些曾经大红大紫的文化名人,让那些真正能够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复活”,从而使得籍籍无名者风流百代。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张若虚、杜甫等。张若虚仅仅一首《春江花夜月》就足够了。诗圣杜甫当时名气并不是特别大,又过了几百年,宋朝的诗人们将他推上中国诗歌的巅峰。
王之涣也是如此。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有很多,《全唐诗》收录了五万多首诗歌,王之涣辑入此中的只有六首。新旧《唐书》均无王之涣传,《唐才子传》对王之涣所记也甚是简单。但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出了几十本诗集著作的作家诗人们,因为没有一首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篇章,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而那些在当时并不是特别出名的诗人,之后却名满天下。2011年中华书局出版过一本《唐诗排行榜》,几位作者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将诗歌影响力、读者喜好作为主要依据,得出了一份唐诗前100名的榜单,排名榜首的是崔颢的《黄鹤楼》,第二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与《登鹳雀楼》。这个排行榜当然仅供参考,但王之涣诗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那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王之涣,字季凌,又字季真,其高祖时从山西太原迁往山西绛县。太原王家是当时名门望族。王之涣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县令。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冀州衡山县令李涤的第三位千金喜结良缘。开元十四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不幸的是,刚刚踏上仕途不到一年的王之涣,因遭人诬陷诽谤,愤然辞官拂袖而去。王之涣在家闲居十五年。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登鹊雀楼》《凉州词》等千古名篇。
王之涣应该是一位意志坚定、胸怀旷达的硬汉子,不然,他绝对写不出如此意志坚定、开阔进取的诗篇。王之涣居家闲散的日子都做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只能从他流传于世的仅有的几首诗歌如《九日送别》、《登鹊雀楼》、《凉州词》和高适《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等诗中得出,他或远游塞外,或亲临大江,或邀友登楼,或流寓蓟门。也许正是这种失意中进取、落魄中昂扬的奋发精神,成就了王之涣诗风的慷慨激昂和沉雄浑厚,以及那首绝世篇章的壮观豪迈和巍然雄峙。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的这首诗歌和他的另一首《登鹳雀楼》,在中国可以说是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这两首诗的传世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给读者展现出来的雄宏浩大的气象和凛然无惧的精神,确实是前无古人,鲜有来者。有关这首诗的解析和点评,可谓浩繁迭宕,推崇至备。同样是写边塞之苦,但这首诗悲中有壮,没有丝毫的颓唐低迷。也许正因如此,《凉州词》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被誉为七绝的压卷之作。
这首《凉州词》成诗于开元期间,也就是王之涣居家十五年期间。王之涣是否来过凉州到过甘州,这也是王之涣诗歌爱好者一直想破解的一个谜语。网上看到一位武威籍作家的一段文字,觉得很有道理。他说王之涣曾做过两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此诗又名《出塞》,又题作《听玉门关吹笛》。高适有和诗《和王七听玉门关吹笛》,全诗曰:“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著名历史学家、唐代研究学者岑仲勉先生在他所著的《唐人行第录》一书中认为,高适所“和”的“王七”,就是王之涣,因为高诗所押的韵与王之涣的这一首相同。“……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王之涣如果不身临其境,如果不深刻体会河西边塞的高远粗犷,雄奇广袤,那么他就无法描绘出西北边疆壮美且荒凉的风光,无法体会到出征将士激昂又抱怨的情怀,就不会写出如此苍凉悲壮的诗句(李元辉博客文字)。”这个推测,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王之涣,凉州成了中国地理坐标一块卓越高地;也因为王之涣,《凉州词》成了中国诗歌精神一个恒久性的热词。
□周 步
相关新闻
- 2021-01-21应该和不应该消逝的……
- 2021-01-21腊八坨
- 2021-01-21腊八,一个被炊烟唤醒的日子
- 2021-01-20腊月风和意已春!一起寻找腊八节里的文化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