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旧岁除
爆竹声中旧岁除
记忆中,每年进入腊月,家里就忙碌起来。淘麦子、磨面粉、缝补洗刷、剪窗花、贴年画、置办年货……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时而响在耳畔,烟花绚烂绽放,空气中弥漫着幽微的火药香。于是,一年又一年,我就在鞭炮声声中悄悄地长大。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大年三十早晨,父亲不去放羊,清扫院落和门外小路。妈妈在姐姐们帮窜下蒸馍炸油饼。傍黑时分,妈妈特意嘱咐我:“三十晚上的笤帚骨爪子都得回家。”哥哥在门框上贴上对联,吃过手擀长面,父亲领着大哥和我到路旁烧纸钱祭拜祖先。而后,油灯下,父亲喝着茯茶、抽着旱烟,妈妈端出几盘盐水煮熟的葵花籽和一些花生糖果。全家人磕着唠着,打打扑克,直至天光大亮。
有时,听见邻家鞭炮声,立即循声而去,在满地开花的红色细碎纸屑里,仔细寻觅没有燃爆的哑炮。衣兜装满哑炮,高兴极啦!拿出哑炮,挑出导线,再次点燃,也能听见几声清脆的响声。若哑炮导线燃尽,拦腰掰断,将黑硝倒在纸上放焰火,心花怒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有一年除夕夜晚,明亮的电灯下,一家人团团围坐,说说笑笑。大哥忽然从衣兜里魔术般掏出一副浏阳鞭炮,着实惊喜。大哥拆开缠绳,把鞭炮抖落在桌面上。我和小妹眼巴巴瞅着,生怕鞭炮掉入地面的砖缝里。大哥拆了半副,留下半副说是凌晨要迎接灶神娘娘和开财门时使用。大哥给我5个,妹妹5个,我5个……分到一捧鞭炮,我立即点燃一节香头,来到院子里一个一个燃放。于是,我家的院子里也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时,4岁多的邻家堂弟来了,他围着我转,一个劲儿问这鞭炮是哪里来的,谁给的?我没有告诉他,也不敢给他一个鞭炮,他还不会放!很快,我的鞭炮完了,就替妹妹放。妹妹胆小,害怕鞭炮炸手哩。夜深了,看着我把妹妹的鞭炮放完,堂弟飞快地跑回家去。
第二天(初一),堂弟早早儿来跟我玩耍,寸步不离。我劝他回家吃饭,他说一点儿不饿,中午回去后马上匆匆返回。傍黑时分,大哥竟又拿出一副浏阳鞭炮,化整为零,10个10个地分给了我、妹妹和堂弟。那天晚上,我们仨在院里院外玩了很长时间,开心极啦!鞭炮放完后,我对大哥说,明年一定要多多买些鞭炮,让我们过年放个够啊。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渐渐长大,妈妈常常打发我和妹妹去村里的大商店买些火柴、食盐、纸张和肥皂等物品。商店里摆着浏阳鞭炮,100响的一副0.5元,200响的1元。囊中羞涩,可望不可及,悄悄咽下羡慕的涎水。后来,每逢过年,妈妈有时多给几元钱,让我买些鞭炮、“大炮”(威力大的单个炮仗)、“两响炮”和“冒花炮”。于是,除夕夜里,我就时不时到院子里燃放炮仗,有时把三四个鞭炮的引线缠在一起燃放,算是“连环炮”。
那“两响炮”的威力可大啦,拿香头点燃引线,先在地面上“砰——”一声,然后“嗖——啪——”冲上高空炸响,声音可大啦。只惜“大炮”和“两响炮”存量不多,只在人多或夜深人静时展示它蓬勃的声响。“冒花炮”很贵,有1支5毛、8毛、1元的,更有2元及以上的。夜晚点燃,邀约全家人一起观看。那焰火满地开花,冒向空中,五颜六色,光彩耀眼。
工作后,商店里的浏阳鞭炮更换为威力巨大的电光炮。尽管捉襟见肘,必须购置几副5百响、1千响或2千响的,除夕夜晚时分割成小段燃放,偶尔整副燃放,很是过瘾。那几年,父母俱在,吃过年夜饭,阖家老少守着电视看春晚,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整个山村笼罩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声里。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天翻地覆,千年期盼,梦圆今朝。而今,恰值春节,居家附近的广场上,鞭炮声此起彼伏,五颜六色的火花时而在地面盘旋,时而如信号弹飞射,时而如天女散花,大人小孩笑着,叫着,恋人们欢乐的奔跑着。既然不再纠结于穿新衣,吃点肉食、蔬果之类,那就尽情燃放些鞭炮焰火罢。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厚德载福人富贵,兴盛致祥家安康。”拭净门框栏杆,郑重贴上春联和喜庆的“福”字,燃响千挂电光火炮,祛除疫情,迎春纳福,吉祥如意,一年更比一年好!
□俞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