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聆听书香

抒写百万移民的脱贫故事

22-04-13 09:48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张兰琴

  抒写百万移民的脱贫故事

  王建宏的《百万大移民》以文学表达,生动、精准地描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100多万移民从“贫困样本”向“脱贫样板”的艰辛跋涉和伟大转变,用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微小的场景、普通人的命运,折射新时代中国的脱贫攻坚壮举,反映大西北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这是一部有体温的作品,它的每个故事、每个人物、每个词语都源于那些憎恨贫穷却又无奈于命运的普通人。作品写了他们的委屈、惶恐,更写了他们的抗争、奋斗。作者以现实主义眼光观察着生活的沉重,却不忘随时吹响一支浪漫的山歌小调,歌唱浇水盖房、小树新苗、上学就业和乡亲们还清了旧账的新日子。

  王建宏写群众的事,说百姓的话,使这部作品与读者有了天然的共鸣。他与移民交朋友、和乡村干部唠家常,从南到北,把宁夏跑了一遍又一遍,把六盘山上的风雪、黄河岸边的滋润、大漠沙丘的绵延、移民村中的温暖、蔬菜大棚里的希望、修路引水时的期盼小心翼翼地灌注在作品中,生怕洒落一滴。作品写农民口粮、饮水、劳动、精神面貌的变化,也写产业升级、乡村环境整治。原来的场景是:“在跺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的西海固,人们最大的渴望,就是喝上清水、吃上白面。”当黄河水被引进移民村的田地,农民们的心情是如此欢快:“这黄河水从中宁到红寺堡,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跨过一条又一条河,跑了100多公里,到了地里,怎么还这么欢实!”从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曲折艰辛,真实地反映这个过程也实属不易。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百万大移民》不是“丽以淫”式的夸夸其谈,而是“丽以则”式的言之有物,是有理性、有思考、有厚重感的应世之作。作者在为西海固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纵情讴歌的同时,也在质询贫困的根源、脱贫的路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的时代背景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过程中,王建宏在持续关注、思索和记录着。

  (作者蔡闯,系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