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跟随智者去旅行
《雪霁》:跟随智者去旅行
读罢《雪霁》,深叹难得,如同跟随一位智者完成一回多彩多姿、心旷神怡的旅行。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教人须由“行路”实践方能读懂书中真谛,否则易成书呆。而若行路虽多却不喜读书,自然也会懵懵懂懂,哪会晓得“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意境,更难领会因汗青旧事广被咏叹的人文景观。
那么,读一本读书曾破万卷而足迹遍及中外的学者所著的书,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对我们的“行路”会否更有助益?当然会,侯军先生的新作《雪霁》便有此功用。读罢掩卷,深叹难得,如同跟随一位智者完成一回多彩多姿、心旷神怡的旅行。
书分三辑:忆事、走过、独语。
第一辑虽叫忆事,多篇文章也是记述当年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如《雪霁》一文,开头便道:“人生是一次一维性的旅行,路上的每一次偶遇都蕴含着必然。”文中讲述了作者在天津日报社当记者时冒雪采访某国营葡萄园的经历,旧体制下企业衰敝,士气低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传来,人心振奋,恰如雪后初霁;翌年这里就成立了天津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王朝葡萄酒中外驰名。“而我,有幸在那个雪霁良辰,见证了这场席卷全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最先激起的一朵浪花。”此文2018年刊于《人民日报》,成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散文作品。
第二辑“走过”,皆属记行之作,逐篇读来,真是大开眼界。倒不是这些地方我没去过,而是一经侯军写出,居然别有洞天。显然源于读书巨多,视角独特,写出来就那么活灵活现,意境幽远。如写敦煌,先把历代洞窟中最有特点的雕塑逐一道来——庄严肃穆的如96窟初唐时的佛像,恬静安详的如158窟中唐时期的佛像,笑意盈盈的如29窟北魏时期的佛祖禅定像,饱经沧桑的如28窟北魏时期的佛祖苦修像……再细说壁画:112窟的“反弹琵琶图”,257窟的“九色鹿故事”,61窟气势宏伟的“五台山图”,285窟细腻生动的“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等等。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不仅能如专业导游一般娓娓讲明这些雕像壁画的年代及特点,还对其画风和惠及后世的影响细加品评,如对西方抽象派画家的影响,对中国文人写意画的影响等等。“中国画的写意性传统,其实并不是文人的发明,在民间,在那些不知名的画匠手里,写意早已是手到擒来的功夫。”听过侯军的这些讲述,看到他所生发的感慨,再去游莫高窟,定会多出一双眼睛,懂得细看细品。
“走过”这辑的其他诸篇,还写了陕西子长的钟山石窟,云南丽江的石头城,广州黄埔的“浴日亭”,浙江嘉兴的“戒石碑”……都是所游必溯其历史渊源,溯源必以文献为证。相关的古诗,历代的轶事,让一处处人文景观变得立体而多彩。
第三辑“独语”,似与旅行无关,却也是作者自述心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有临近退休回顾职场所生的感叹,“‘耳顺’之核心在于心顺。心顺者,人贵自知,诸事通透之谓也”(《耳顺矣》);也有少年时代因“批林批孔”却得以读到杨伯峻先生的《论语集注》、陈奇猷先生的《韩非子集释》,反而对这些国学经典发生兴趣并早早打下功底(《非常时代的中学生涯》)。这真是一种反讽,足以让人反思我们走过的弯路,以及若要建立文化自信,究竟应该怎么走。总还是要多读书,读书不应有禁区;多行路,包括开放国门去看世界。
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先生为该书作序。除了夸赞《隔离记》等“每篇都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体悟,而将之诗化为‘人生’的吉光片羽”,也对其游记文章由衷赞叹:“《蜀中访刻记》,侯军带我们作了一次‘文化探秘’之旅,在四川芦山的大山深处,竟见到了李白《忆秦娥》中的‘汉家陵阙’……”
金老先生是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家,能这样点赞,则我辈以此标题为《雪霁》作评,诚邀读者随此书作一番内涵丰厚风味别具的旅行,当不算错谬了。(何亮)
- 2022-07-25金一南新著《正道沧桑》出版发行
- 2022-07-22《雪霁》:跟随智者去旅行
- 2022-07-22《到处有道》:看到刘庆邦的心灵全貌
- 2022-07-20《张东辉篆书古文名篇》长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