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美文摘编

文学是对美的呈现 ——评李晓明的散文

22-08-31 08:57 来源:兰州晚报 编辑:张兰琴

  原标题:文学是对美的呈现——评李晓明的散文

  李晓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坚持着认真、谦逊、质朴的散文写作。其散文爱事物、爱他人、温和亲近的“民胞物与”情怀,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散文还有以下几个值得称道的方面。

  一、诗性突出、诗味浓郁。刘白羽认为:散文要有一点诗意。他把这一点诗意叫作散文的魂,说是不在多,只有那么一点点的闪光就行,就算是有诗的灵点。他举例说,人比黄花瘦,瘦就是灵点。李晓明对此显然是心领神会——他的散文有着突出的诗性呈现,比如结构的意念化、文字的抒情性、表达的想象性与概括性。那些形象生动、诗意盎然的句子,助成其散文“诗意的栖居”之美好情态。如:“三月的青蒿,为‘茵陈’,一如一张张铺在大地之上的青青褥席。”(《茵陈》)就是对“茵陈”二字的形象化想象:茵之铺陈;如他写黄芪的繁殖:“就这样年复一年,黄芪把多年的期望最终变作一根根圆柱粗壮淡黄的家族根基。一如一户漂泊多年的人家,最终落户大地一隅,渐次壮大,成为一个村子。”(《黄芪》)还有“黑幽幽的石峡耸立而起,似乎傲气十足,目中无人,连一棵树木也不接纳”。(《那些乡村的鸟》)写寸草不生的荒山野石,写得十分真切如画。这样的诗性句子,既是刘白羽所言诗意的点缀,也是散文叙述一种局部的突破、走神与旁顾。有人称其为散文局部的“变形”,而“变形”也正是诗歌文体获得生活描述异质感的看家手段。

  二、追求文化的含量与文雅的韵味。追求文化的含量,就得引经据典。他写草药系列、山水游记系列,自然要引经据典;他写历史人物,更少不了追古索远,而文章的文雅之感顿生、文化气息弥漫。晓明的散文也有许多民间文化资源的征用,比如“三月茵陈四月蒿,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比如甘肃民谚“陇西两大宝,黄芪党参救命草”。晓明在那篇写秦安锁子峡的散文里讲到的一个关于锁子峡的传说故事,也极有民俗价值。那故事大致是:当年,一农人捡到块锁子状的石头,铺在门前做垫脚石。一化缘道人看到,索,农人心想:不就是一块石头嘛,就送给了道人。而道人却用它打开了紧锁千年的石峡。石峡之内,人们安详温和,自如劳作,金马银骡不计其数……这个故事简直就是秦安版的阿里巴巴故事和世外桃源故事。

  三、体验真切。晓明在追求文化含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传达自己的生活体验。他写党参,固然也有对党参知识的文绉绉引用,但也有自己对党参的一个深切体验。人们喜欢读什么样的散文?肯定喜欢读那些表述了自己体验的散文,比如《党参》中的这段:党参“被父亲用架子车推到镇上,卖出去了。赔了还是赚了,我似乎并未得知。然父亲却留下了一些下架的断根,根细的党参,时常让母亲在熬小米粥的时候加入一些,让我们姐弟四个却过足了甜甜的馋瘾”。(《党参》)这就是极富文学价值的生活情节。有时候,传达这种体验并不需要多么冗长的文字,而是只需要一两个词,比如他的《用物·万人脚》之“众人聚集之地,时常让人感到一种总比其他之地更加寂宁的感觉,有种突然被挖空的安宁”。这“突然被挖空的安宁”,写出的就是一种十分真切的宁静体验。再如他的游记《拜谒大地湾宫殿遗址》,说他到大地湾宫殿遗址去,是“莽撞地推开了一扇我国距今8000年的历史之门,擅自闯进了……”他的“闯进”这两个字让我大吃一惊:我也去过大地湾的,为什么我没有“闯入”的感觉?我凭什么就进去得理直气壮?我为什么未曾像晓明这样说出自己肯定存在的对祖先圣地的敬畏?

  说出自己的真体验,就是写作的才华。

  散文是讲究笔法的文体,读晓明的散文,我发现晓明的散文行笔,手腕多多。比如晓明的《用物·天上草》,即以开头的设悬和最终的释悬为其结构,他先说大地上的草,再抬起头来看天上——什么是天上草啊?等娓娓读罢全文,方知天上草者,就是喜鹊的巢枝。这确实是民间对于喜鹊巢枝诗意的命名:离翅膀最近的草,可不是天上草吗?他的《用物·千人手》,最后也才让我们明白:原来是饭馆的筷子——那不正是千人万人的“用物”吗?同样,他的《用物·万人脚》,也最后才让人明白:万人脚,是一撮桥上的土!比如他的《用物·无根水》,也最后才揭穿了谜底:无根水,便是自天而降的雨水。再比如他欲说黄芪之“救命草”俗称时,却绕了一笔,先说苜蓿——“常听大人诉说曾三更半夜偷吃生产队的苜蓿维持生命,故而老家人便把苜蓿叫作‘救命草’。”这样的顿挫笔法,增加了文章的波澜。而且晓明已然有了语言运用“就地取材”的意识:“在那漫长饥寒的岁月里,唯甘草根会让时令干瞪眼。”(《国老》)从“甘”到“干”,从“甘草根”到“干瞪眼”,就是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此时此刻的就地生发。

  当然,晓明的散文也有许多需要艺术跟进的地方。比如,角度的选择不要太正、视角不要太高太远、口吻不要太近于终结者,在保持描写特长的同时,也多多体会叙事的优势,并体会叙事之于散文结构的方便性以及语言行进的推动力。文学是对于美的呈现。而“形象不够,思想来凑”,却不是美的呈现。

  □雪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