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生涯50年的积淀之作 新作《人生便利店》提供心灵自助服务 刘墉:老来文字多了辛辣和豁达
2016年,刘墉在广州。 (吴波摄)
正在绘画的刘墉(受访者提供)
《人生便利店》接力出版社
自1972年至今,刘墉先后创作出版了《萤窗小语》《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等作品,陪伴了“70后”“80后”读者的成长。
在首部作品出版50年之际,著名作家、画家、教育家刘墉于近日推出新作《人生便利店》。这是一本实用的人生启示之书,幽默、温暖、睿智、坦诚。如何看待自己的新作?刘墉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波
精彩文摘
《天赋》
许多人就像熊猫,因为没能拍张彩色照片而不快乐。
有个笑话是:“熊猫梦想在有生之年能拍张彩色照片。”其实许多人就像熊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却因为没能拍张彩色照片而不快乐。何必呢?黑白两种颜色多单纯,不是比五颜六色更好看吗?竹子已经够好吃了,何必羡慕山珍海味?每个人要满足于天赋的美好,不必盲目崇拜,更不必莫名跟风。
《给恋爱中的女生Ι》
保护隐私。
一、你可以让别人知道你是单身,但是不要把你整个人摊在阳光下。就算你有很多优点,也要让他慢慢发现。因为爱情要有几分神秘才美,情感要不断因为发现彼此的优点而加分。
二、不必让他知道你的财务状况,无论你穷或富,都与他无关,因为吸引他的是你, 不是你的钱。先知道你很富有,再跟你谈恋爱的人,会让你不敢确定他的爱。
三、当男生送你回家,注意他是不是确定你安全进门了才离开。初次约会的男生,不要随便请他进入你的房间,这是你该有的私密与矜持。他就算失望,也该尊重。
《拖延》
拖延的最根本原因是怯懦。
很少有人不拖延。拖延的原因很多,有懒,有慢,有弱,最根本的是怯懦,因为不敢面对问题而不去想,不去碰。
只是问题经常非面对不可,结果到最后一刻“赶鸭子上架”,明明有90分的实力,却只得到60分,而且恶性循环,下次变得更怯懦。
治疗拖延的毛病,需要鞭策自己到手就做,告诉自己不做的后果是一辈子在拖延中完蛋。
近200个温情故事,近200个热门话题
在20世纪70年代,刘墉出版了他的首部作品《萤窗小语》,谈人生、谈成长、谈灵感、谈心态,行文巧思闪烁,睿智豁达,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
《人生便利店》这部作品则是刘墉创作生涯50年的积淀之作。接受本报采访,刘墉回忆了创作生涯的缘起,也肯定了新书之于他的重要意义。他说:“今年5月接力出版社收到了我的新书《萤窗小语2.0》(现书名改为《人生便利店》)的序言。从我23岁写成处女作《萤窗小语》,到现在整整五十年了。我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写《萤窗小语》第一集,其后每年一本,正好在三十岁完成了第七本。它的畅销鼓励了我继续写作,最终成为专业作家。”
《人生便利店》是一本实用的人生启示之书,幽默、温暖、睿智、坦诚也在新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刘墉说,老来的文字当然跟年轻时的不同,因为“世事洞明”,所以多些辛辣和豁达,还可能带点反讽与幽默。如他所言,“个人养护”“婚恋果脯”“处事味素”“行动饮料”……便利店24小时营业,为偶尔迷茫的读者提供各种即时性、急需性、小宗烦恼消除服务。
说起自己的作品——散文、小说、诗歌,甚至剧本,加起来已经超过一百多本。但是,刘墉说,情有独钟的却是小短篇。“它花费的时间不多,随时随地可以创作……因为那都是被瞬间抓住的灵光,没有雕琢,无须放大。虽然简简单单,却能直指人心。”
刘墉表示,《人生便利店》以近年的“灵感小条”集合而成,内容是随时随地创作而成的,甚至是在忙碌中有所触动,信手记在小纸条上回头整理出来的。这些被瞬间抓住的灵光是几十年人生的沉淀凝结而成,近200个温情小故事,涵盖了近200个热门话题和近200个的处事金句。目标渺茫、年龄焦虑、恋爱有疑、家庭矛盾、为钱所愁、社交恐惧、晋升瓶颈……随手翻阅处,都能获得实用的建议和温暖的慰藉。
对话刘墉
1 关于《人生便利店》
用简练的语言,点燃大家的灵感
广州日报:这次出版的新书让人眼前一亮,诚如您说开了一家“人生便利店”,也是一间24小时营业的人生便利店,可以谈谈新书创作的初衷及创意的缘起吗?
刘墉:这本书确实像一家“便利店”,它有八个“货架”,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货物”,都是用很精练的语言创作的。你翻开它,就像走进一家便利店,随便逛一逛,很可能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因为这个时代非常多元,也是多媒体的时代,一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知识的来源也非常多,所以就需要你更加敏感,更能够触类旁通,把不同的东西融合起来,变成你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不想要长篇大论,而是用很简练的语言,做成一个个火种,来点燃大家的灵感。
广州日报:在功能性上,这本书的定位是可以给读者提供心灵自助服务的小书,如何理解“心灵自助服务”?
刘墉:“心灵自助服务”,这个说法非常好。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其实只能靠我们自己,就像我们生病了要吃药。药是一个助力,帮身体发挥它的复原力,于是有能力对付外来的疾病。我希望这本书里提供的也正是这样的药材,能够帮助大家理顺思路,克服困难,也希望这些药材没什么副作用,量小但作用大,所以我常常是用讲小故事的方法来呈现我要表达的东西。这些故事都很生活化,就像中药多半从自然物中提炼而来,于是比较容易被身体接受,被消化。
2 关于家庭教育
5G时代,须采用开放式亲子互动
广州日报:现在很多家庭感觉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力不从心,这部书中的“家庭百货”可谓是父母的必逛之处,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分的创作?
刘墉:我写过许多有关教育的书,早年通常是从自身出发,孩子的成长给了我很多灵感,后来我发现我的孩子的问题通常也是大家孩子的问题,我的焦虑也是天下父母一样的焦虑,于是就一直写下去。孩子长大了后,我成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倾听了许多孩子和年轻人的故事,听到很多困惑和问题,同时为他们解答。时间久了,也就累积了很多经验。书里谈教育的部分也是我一路观察、提炼出来的经验。
广州日报:关于您的家庭教育故事,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您对一双儿女的家庭教育非常成功。是什么样的成长理念使得您培育出“别人家的孩子”?
刘墉:何谓“别人家的孩子”?简单讲,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别人的孩子就是比自己的强,但这里面首先是一些错觉。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这个世界总在比来比去,到处都有竞争,但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去比较,而要认知到孩子有他独特的个性,有他与生俱来的才分。他可能遗传了你,也可能遗传了你的另一半,或者他天生就是另一种天才,但需要有伯乐才能发现。我的儿子跟女儿相差了17岁,个性也相差得非常多,所以我分别给他们写了《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做个快乐读书人》这些书,笔触完全不一样,因为这也是我顺着他们的个性来教育他们,并不是一刀切,做个模板就往里套。
所以,与其跟别的孩子比来比去,不如多想想自己孩子身上有什么东西,父母能够把它挖掘出来,做自己孩子的伯乐。不要因为老师讲两句否定的话,或者被人一下子比下去,就觉得自己孩子不行,就否定孩子。家长永远要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当然,家里有两个孩子或三个孩子,他们彼此之间也会有竞争,有比较,如果是良性的竞争,那是很好的,但你不要用那个好一点的孩子来否定看起来差的孩子。
广州日报:您关于家庭教育的很多观点,比如“家庭教育不强势,孩子养不成好习惯”等给人启发,但是,今天的孩子接受知识似乎更加快捷,当下的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亲子互动更好?
刘墉:当下的教育跟以前当然是不一样了,以前你可以禁止孩子,这不准看,那不准做,但今天的孩子能上网,什么都看得到,什么都知道。以前教授在台上讲课,十足的权威,但现在有可能是你正在台上讲着,学生在下面上网看最新的资料,马上提出另外的想法。所以今天已经不是做“虎爸”“虎妈”的时代了,今天是引导的时代,是开拓的时代。
你要为孩子开拓更大的视野,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去植物园,去参加研讨会,哪怕只是在旁边做听众,也是另一种体验。如果你是在工厂工作,工厂允许的话,你也可以带孩子去车间开开眼界,讲讲一件商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有很多种方式让孩子去体验,所以,今天的教育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你不去打压孩子,禁止孩子,而是去引导他,协助他,亲子互动自然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3 关于身份
我是一个生活家
广州日报:记得2016年,您赴广东在广州、佛山、阳江三地做巡回演讲和签售新书,我有专访到您。一晃6年过去了,这6年,大家经历了太多,能否跟读者谈谈您的近况?
刘墉:我一共写作出版了117本书,在过去50年中,没有任何一年是空白的。有的书畅销,有的书不畅销,但是大家都管我叫畅销作家,那是因为大家看到的都是比较畅销的,出版社也愿意出比较畅销的书。
但我还有很多工具书和理论书,因为比较冷门,大家不太容易见到。我希望我的读者除了看我的畅销书,也能看看我在其他领域的耕耘,像绘画方面,十月七日我将在台北办一个“画我童年”的展览,展出的都是我回忆童年的花花草草和童年往事。
这两三年来,因为疫情在家,我一刻也没停,为孩子写书,也为成人写书,也集合自己的文章灵感,最后成为《人生便利店》。
广州日报:大家都知道,您集多种身份于一身,记者、演员、诗人……还是热心的慈善家。这些身份中,您最看重的是哪一个身份?
刘墉:我要说,我是一个生活家,我只是在生活当中去观察,去感悟,然后把我感悟的东西写出来,画出来。
广州日报:《人生便利店》之后,您还有哪些创作计划?
刘墉:有关绘画,我会写一本比较大的书,其中有些文章已经陆续发表。像是已经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书名叫《刘墉带你看宋画》。也写了两篇比较大的论文,一篇是谈范宽,一篇谈赵孟頫,这些文字将来都会集合为绘画理论书。
当然,比较大众的作品我也继续在写,只要有灵感就会把它写出来。像接力出版社手上有一本《千万别养出个妈宝》,它很好看,但是也很辛辣,有很多教育的理论藏在很轻松的笔触之后,希望能很快出版。(吴波)
- 2022-09-19《寻径林间》:两段旅途的交汇
- 2022-09-16李一鸣《在路上》:走在大地上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意向
- 2022-09-15读懂魏晋的风流与“漂亮”
- 2022-09-13祝勇新作《故宫艺术史》探索中华文明源头深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