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多角度解读文化生命力

《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宋修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如何深入理解中国文化,进而激发其内在活力,助力当代发展?《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一书对此多有思考。全书共有六辑,分别从“认识与表述我们自己”“从民族性格看中国文化”“重新发现汉语之美”“中国哲学与艺术精神”等不同角度聚焦这一问题。
要认识中国文化,首先要从认识自我开始:我们是谁?中国文化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精神力量?在第一辑中,作者指出有什么样的人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探讨中国文化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具体到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律,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替代取代,而是在各种文明的交融与叠积中不断生成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体现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特点。在本书第三辑中,作者分别从汉字中的文化密码、汉语韵律之美、由古典诗词体会汉语之美、方言的妙趣与魅力等多个角度切入,与读者分享其对汉语之美的点滴感悟,文字明快风趣又不失雅韵,与所探讨的话题相得益彰。在第四辑中,作者剔抉提要,探讨中国哲学史和艺术史背后的精神符码,以古典诗词、古代书画作品为例,阐释中国艺术精神,展现中国文化独有的意象、意境与意趣。在第五辑中,作者提出“三山五岳间如斯古老的村落,勾连起中国文化细密而深沉的磅礴根系。正因有如此细密而深沉的磅礴根系,中国文化这棵大树才得以历经数千年风雨而愈发枝繁叶茂。”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在民间,民间的红红火火、生生不息是文化的滋养,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认真、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文化传统,关乎未来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作者试图回答中国文化生命力问题,是对时代发展的积极响应,体现出作者的学术眼光和学术责任。在具体论述上,本书思路开阔,文字生动,多有闪光的思想火花。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论述中常常结合现实生活,把学术研究和世界万象打通,读来饶有生趣。
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都在不断改变。从古而来的文化要接受时代的洗礼,我们也需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中重新认识我们的文化,以更好地赓续传承。结合社会生活与时代变迁对中国文化生命力进行解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一书具有启发意义。(张德祥)
- 2022-10-12作家阿来:为什么文学最重要的还是语言?
- 2022-10-112022诺贝尔文学奖作者作品销量井喷
- 2022-10-11【书香陇原 专题推荐】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者及作品
- 2022-10-11江苏扬州为城市书房立法 推动书香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