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书评

茅奖作品的分量与魅力

22-11-23 09:2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张兰琴

  与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紧密相关,无论如何,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每四年一个届次的茅盾文学奖,都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这一方面,无法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只要获此殊荣,便会在读者群体当中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因而获得很好的市场前景。

    ——摘自《长篇小说的高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精读》

  文学评论家王春林的新作《长篇小说的高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精读》(浙江文艺出版社),收录了作者对《人世间》《白鹿原》《推拿》《繁花》《蛙》等广受读者欢迎的18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细读与评析,以18堂深入浅出的小说精读课,徐徐铺展开一幅全景式的文学地图,为读者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提供了一份阅读指南。

  自1982年首届茅盾文学奖评选至今,已举办10届,40年间评出近50部各具特色的长篇精品。可以说,能够摘取茅奖桂冠的作品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准,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最具典范性和原创性的审美范式。

  王春林长期关注国内长篇小说创作动向,选择以茅奖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固然与对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的个人偏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获奖作品能够代表文学最高的思想艺术水平。在王春林看来,“茅奖专注于文学创作本身,摒弃功利化的写作,它鼓励那些长久地追求文学品质的作家,那些把文学当成生命的人。”本书是他在长篇小说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也是一位资深读者与中国当代恢宏壮丽的文学交响的深深共鸣。

  茅奖获奖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度,是读者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可回避的“文学坐标”。本书带领读者重返当代文学现场的18个关键时刻,帮助读者认知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特魅力,把握时代的文学脉搏。

  茅奖作品往往深邃厚重,为普通读者进入和理解文本带来不小的挑战。本书中,王春林兼顾作品的可读性、思想艺术高度等因素,以评论家的专业视角带领读者领略这些作品的丰厚内涵和艺术魅力。王春林从思想深度、对现实和历史的洞察力、人物刻画的成功度,还有艺术形式的原创性等方面对18部作品进行了深入考察,以18场酣畅淋漓的文本细读,带领读者领略中国当代文学的高水准。

  长期以来,茅奖的评选标准侧重于作品对国家、民族、时代发展大势的反映,聚焦现实、关注民生是获奖作品共同呈现出的鲜明特色之一。尽管如此,茅奖始终鼓励、包容长篇小说的艺术创新。除了《人世间》这样具有浓厚现实主义基调的“大部头”,王春林在本书中也讨论了《黄雀记》等充分融入先锋艺术经验、体现现代主义小说创作技巧的优秀作品,帮助读者了解茅奖评选标准的总体倾向和多元取向,对于文学创作者群体尤其具有启发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