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实现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数据显示,2021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03亿人,而在2012年,这一数据为2484.51万人。数以亿计的人选择走进图书馆,既是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肯定和认可,也充分说明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最是书香能致远,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如今祖国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图书馆的覆盖更广、设施更美、服务更暖,人气也随之旺起来。这是社会发展阶段使然,也得益于科学规划的引领带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9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重磅举措,共同助力公共文化事业和全民阅读事业加速推进。奋进新征程,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实现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是重要人群。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多读书,有助于明大道、修政德。阅读有益于提升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和干事创业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也能助推全社会阅读风气的形成。
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全民阅读氛围的营造,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重任在肩。过去,人们想读书而找不见图书馆,进了图书馆而寻不到想看的书。如今,读者去公共图书馆借阅书籍越来越便捷,一些地区还推出“线上借书、邮寄到家”服务,节约了读者的时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制定施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被摆上重要位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列为一项民心工程持续推进。对公共图书馆而言,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吸引力和服务效能,对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将产生重要影响。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全民阅读,必须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现实中,已经有不少改革创新的成功实践。比如,一些地区把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借还县图书馆的书籍;一些地区建设“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嵌入街头巷尾,提供优质服务;一些地区把图书采购权交给读者,读者购书、图书馆买单的模式“吸粉”无数。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必能推动全民阅读事业蓬勃兴旺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 2022-12-29中国古代文章学中的“文势”
- 2022-12-28推进全民阅读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2022-12-28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从何处着力
- 2022-12-27鲜活故事来源于“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