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儿童
年龄越大,越怀念童年的纯真。一次次回味童年,又一次次抖落在唐诗宋词里。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故乡,记载了童年的太多故事,故乡,是童年的乐园,是一生的最后停泊港。在那遥远的记忆里,童年美好得像是一处梦境。几十年后回乡,成了儿童的陌生人,惊异的眼神,没有畏惧,只有那些幻想若游弋的热带鱼,一次次地来来去去里多的是乡愁。诗人以孩童之真衬久违归乡之慨,笑谈中蕴含无限伤感。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女孩的天真与自信都在作者眼中童趣盎然,情韵别致。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学其形而不知其意,嫩嫩的心灵,萌动一样美丽的童话,给生活增加添情趣。白居易的《池上二绝》:“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小娃偷采白莲而回,谨慎里却露出行迹,童真之趣尽在言中。卢肇的《牧童》:“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牧童自由自在,无欲无求,是诗人大彻大悟后追求的宁静。叶绍翁的《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人笔触天真,灵动自然,画面清新,涌现浓浓思乡情。范成大的《田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人深入乡村,跟随村人白天田里锄草,夜晚家中搓麻,村中男女劳动家务。孩子不会耕田织布,自在桑树荫下学种瓜,画面天真童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之喧闹和可爱尽入作者眼中,儿童游玩有趣。曹义的《题牛背牧童》:“儿童惯识林塘路,纵著鞭绳月下归。”牧童路熟,故而不急不躁,怡然自得,牧童悠然得很。高鼎的《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名篇。初春之景,初春之人,诗意盎然,如坐其中,如闻春风。这诗是让我自己像一个孩子一样,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在村庄寂寥而空旷的怀里,安详呼吸、玩耍,简单地欢笑,拥有一个飞向天空的梦想。
童年总是在诗里悄然无声地逝去了,拥有的和失去的同时存在而又同时消失。辛弃疾的《清平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诗人闲居农村,云淡风轻,诗句深入生活,儿童的调皮耍赖,画面清新可爱,蕴含诗人乐观之态。很有生活情趣。诗人总是在一个风烟清寂的傍晚,让思念叠成长长的路,铺向亲近的村庄,和村庄里稚拙洁净的顽皮童年,这真实的写照是其他诗人词人所不能企及的。
□王金玉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