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要闻

刘亮程、蔡崇达共话“文学与故乡”

23-06-01 09:49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编辑:张兰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舒家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新疆作家协会主席刘亮程,作家、“读懂中国”文学院执行院长蔡崇达做客广州市湾区书屋,以 “我们都背负着家乡,在世间流浪” 为主题,开展刘亮程作品分享会。

  作家刘亮程与蔡崇达正在分享。舒家奎/摄

  活动中,两位作家围绕“文学与故乡”的话题,分别分享了自己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有关故乡的心得。在刘亮程的作品中,无论是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或者是最新长篇小说《本巴》,还是《捎话》《虚土》《凿空》《在新疆》等作品,都有自己的家乡新疆的影子。作家蔡崇达的作品中,家乡福建也同样如影随形。

  “当我们离开家乡、行走世间的时候,我们往往背负着一个时隐时现、时有时无的‘包袱’,这个包袱既是负担,也是财富,它就是‘家乡’。”刘亮程认为,当故乡越来越淡薄的时候,人就越来越轻松;而生命到一定年龄后,家乡的重量反而慢慢回到心上。刘亮程1962年出生于新疆沙湾县,祖籍甘肃酒泉,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作家蔡崇达是闽南人,他与来自西北的刘亮程也有相似的感受。他分享,当遍布世界各地的蔡姓后人都赶回家乡齐聚一堂时,仿佛一个祠堂里容纳了整个世界。这让他感受到,生命就像一条不断流动的、支脉宽广的河流,既有来处也有去处。他坦言,作家的写作永远不会离开对自己和对家乡的描写,就算是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中,也会有作者自己或家乡的影子。

  现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引用了“恋地情节”说法,认为每个人很自然地会和一片土地、和自己的家乡产生根本的联系。“每个人的家乡可能差距很大,但对家乡的情感是相通的,这也构成了民族的共通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人心是那么贴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