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有预言功能吗?刘慈欣、王晋康对话中小学生
科幻小说有预言功能吗?
刘慈欣、王晋康对话中小学生
科幻有预言功能吗?《流浪地球》中“冬眠”那样的科幻技术会影响人类的发展方向吗?优秀科幻作品如何带给读者强烈的代入感?昨天,一场科幻大师与中学生之间的对话在中国科幻大会上演。作为中国科幻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青少年科幻嘉年华”在首钢园和北京科学中心举办,其中的“大师对话”环节邀请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王晋康,与第42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获奖者及百余名中学生进行了科幻对话。
中国运动员闯入奥运百米飞人决赛、人工智能战胜人类顶尖围棋选手……这些情节都出现在多年前的科幻小说中。科幻小说真的有预言功能吗?对于这个问题,王晋康认为,自己作品中的情节变成现实,有的是巧合,“但符合科学规律就是必然,比如我写过的月球基地,我们终将会看到那一天”。刘慈欣则补充说,有时候现实比科幻小说更先一步,比如自己的小说《地火》写作和发表时,其实世界上的同类技术已经比小说中写的先进得多,只不过没有大规模应用。
景山学校6年2班的梁佳英当场展示了她阅读《流浪地球》和《生命之歌》后编写的阅读小报。她担忧地向刘慈欣老师提问:“在末日背景下,人们真的会失去一切感性吗?”刘慈欣的回答是:如果末日灾难真的到来,人类可能陷入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但也可能提前组织起来,共同面对灾难。这样虽然会面临重大损失,但不会像《流浪地球》那样,人类可以有尊严地面对巨大灾难。
八一学校高二学生刘思墨是刘慈欣的书迷。他向自己崇拜的作家请教:他的作品带给读者的那种很强的代入感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对这个问题,“大刘”真诚地分享经验:“科幻小说要有可读性,必须有你说的真实感;科幻电影要想好看,要拍得有历史感,才能烘托出远离现实的感觉。要写出、营造出这种感觉非常不容易,对我也是如此,我只能从有限的经验中尽力发掘。”
文/本报记者 雷嘉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北京青年报)
- 2023-06-01向历史和时代交出散文答卷
- 2023-06-01金华金东打造鲁兵儿童文学品牌
- 2023-06-01《向山而行》创作札记:与张桂梅相遇
- 2023-06-01新生态、精品化 中国网文出海劲力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