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大教授讲《中国书法之道器及其流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6月3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辛的新书《中国书法之道器及其流变》,在北京崇贤馆举行新书发布会。

本书是张辛40多年来从事专业学术研究和教学之余,陆续发表的一些关于书法的讲稿、短文、书序之类的结集。他抽丝剥茧,沿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不仅将多年来对中国书法道器论及其流变的研究铺展开来,还详细讲述了其对中国书法起源论和碑帖学的研究,是一本从中国书法的起源到中国书法独特的精神内涵、从中国书法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到中国书法的流传与海外影响,全方位展现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精神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的作品。

发布会现场
在发布会上,张辛说,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艺术,“我进行的书法教学和研究有一个明确的基点,就是从中国文化的高度来考察书法艺术”。中国汉字在日常实用性书写过程中升华成一种艺术,这在世界两千余种民族文字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要认知书法必先通中国文化,先通国学。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绵不断五千年,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成熟稳定的汉语和汉字体系。因此我们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要格外珍重,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张辛说,自己这一辈子就做了八个字——“文以载道,传播国学”。(本文图片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 2023-06-06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大时代的21个小故事
- 2023-06-06漫话节气丨芒种:一壶青梅酒 四野皆插秧
- 2023-06-06《在世界的拐角守望你》推出:宠物、生命与情感
- 2023-06-06聂震宁长篇小说《书生行》 “写给老师的赞美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