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当读书博主给粉丝带来“阅读的梯子”
不久前,我听了一场分享会,几名在短视频平台上讲图书的知名博主,讲述了他们各自与读书、“说书”有关的人生经历。
读书博主焦尾说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品味为大家挑选好书,推荐出去,看上去就像一个“线上的流动书摊”,小而美,和朋友一样温暖陪伴着大家。
还有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李燕飞令我印象深刻,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叫“1379号观察员”,名字灵感来自《三体》——“1379号监听员”是三体世界中的一个小角色,却保有对宇宙中其他文明的珍视和尊重,不惜触犯三体法律,向地球发出“不要回答”的警告信号。
李燕飞在短视频上讲“大部头”文学经典,“把一本书变成几十集短视频连续剧”。在分享中,他讲述了自己如何解读《百年孤独》。将长篇著作的精华转化为短视频,这项工作并不轻松,除了反复阅读原著,还要查阅大量资料,梳理文案,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逻辑把原著讲述出来。
李燕飞希望自己能给粉丝带来“阅读的梯子”,使大家意识到名著并不遥远,也希望能提供一种阅读方法,“让大家意识到剧情表象下还可能有一股暗流”。
李燕飞说:“文学,不应该以疏离于日常生活之外的姿态存在,书籍也是。”
好书是丰厚的宝藏,阅读是属于个人的热爱与修行,而我们年复一年去关注和讨论阅读,不正是希望在持续变化的时间和潮流中,看到读书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日常?我们都很期待书籍能越来越自然地嵌入大众的生活,和每个人的距离无限缩短。
今年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发布的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有77.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上年增长了0.4个百分点。“听书”和“视频讲书”正成为新的阅读选择,35.5%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
新媒体渠道让读书和生活达成一种“共生关系”,书籍抵达我们的渠道变得愈发“日常化”。有声书、播客等“听书”形式,轻盈而灵活,填充了我们无法安静阅读的零碎时间,治愈了在都市忙碌中焦虑不安的心情。
电子书的“文字弹幕”,为线上阅读增添了“共读”的乐趣。读书的同时借助“划线弹幕”功能,你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思考与心情,和远方陌生读者进行独特的“隔空对话”,也从他人的反馈中得到意外收获。在有些网络小说平台,作者本尊甚至会主动参与到和读者的“共创作”中,及时为读者阐释自己的构思理念。
只有碎片化的时间,没有碎片化的阅读。此间所有“可看、可听、可想象”的新工具,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走进一本书的完整世界。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间,相较于往昔是被无限延长了;而一本书能构建的精神空间,亦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现在年轻一代读者都自带“网络社交基因”,更加乐于表达和分享。由读书这个私人起点出发,我们发现,在许多有趣的豆瓣小组里,网友们将私人读书空间慢慢转为“数字公共空间”,比如晒一晒自己的书架、精心布置的书房,“云邀请”网友们来自己的阅读空间参观。
从“你最喜欢哪本书”,聊到“你的书房长什么样子”,还会闲谈“书房怎么装修才好看”……年轻读者们很乐意“公开”自己的“生活圈”。只要大家同是天涯爱书人,那么一本书背后的若干“支线剧情”,彼此都有兴趣去了解。
读书变得“日常”的另一个明显表现是线下阅读空间的热闹、延展。以往,书店、图书馆是承载阅读的主要空间,而如今图书市集,甚至出版社的巨大仓库,成了读者们热衷于前往的地标。
那些设在户外的缤纷多彩的图书市集活动,写在我们城市生活的坐标和轨迹上,演变为节假日休闲的一项新习惯;那些从前根本没机会接触的出版社仓库,浩瀚的藏书如深海一般面貌神秘,如今也向你敞开大门,欢迎你去尽情寻宝,甚至还能碰碰运气,看看能否找到爱书人趋之若鹜的“绝版”好书。
去市集和仓库淘书,自然是为了寻找宝藏,但会不会也成了一种宝藏主动“发现”你的过程呢?因为只有你的抵达,才给了宝藏“走出去”、被看见的机会。
一年又一年,我们一直说着读书的新故事。无论如何,越来越“日常”,这就是阅读最好的变化。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06-12短视频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根系阅读”
- 2023-06-12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中国与委内瑞拉:迈向命运共同体》新书发布会
- 2023-06-12第三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曹文轩儿童小说奖揭晓
- 2023-06-12小说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