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一部有温度的新时代“创业史”
【书评】一部有温度的新时代“创业史”
□ 易瑛
宁夏作家季栋梁的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在宏阔的历史背景和动态的乡村变革进程中,展现了党领导下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在西海固创造的人间奇迹。
西海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是大西北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昔日“天干地枯”“漫漫赤黄”“死水怕个勺勺舀”的地方,如今“鸽子、麻雀、野鸡以及叫不上名的鸟儿欢叫着,在林间活蹦乱跳,在风中荡着秋千”,中庄水库“澄碧如玉,镶嵌于山中”。从西海固农村走出来的作者,目睹和亲身领受了家乡发生的沧桑巨变。他先后40次深入西海固进行采访调研,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纪实的笔法,翔实的数据,全景式的视角,诗性的文字,使这部作品具有了史诗般的品格。
季栋梁深入到乡村百姓的精神深处,不仅触摸到他们坚韧不拔、朴实而倔强的性格特征,而且展示出他们身上所蕴藏的巨大的生命能量。彭阳县农民李志远双腿残疾,但他喜欢种树,要在家乡“种出一个花果山,种出一个桃花源”。他“连爬带挪义务植树24年,植树10万株,绿化荒山350亩”。过了花甲之年的他孑然一身,每一棵树就是他的儿女。他生活简朴,将所有收入都用在了种树、接济别人和资助学生上;盐池县的白春兰通过在沙漠几十年的坚守和奋斗,终将沙海茫茫的“一棵树”变成了瓜果飘香、牛羊成群的绿洲。这一系列鲜活的西海固农民形象,真实而亲切,自然而伟大,不仅体现着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坚忍执着、脚踏实地、不屈不挠的道德风范,而且体现着善于思考、挑战自我、渴望建功立业、尽情绽放自我的社会主义新农人的精神风貌。
《西海固笔记》的结构设置,别具匠心也寓含深意。全书除楔子外,十九章每一章聚焦一个问题,一环紧扣一环。第一章荡开笔墨,从现实进入历史,讲述西海固以“贫穷”而闻名于全国的古老而沉重的往事。
第二章探索“西海固为何如此贫困”,作者拉家常、讲故事,带领读者走入历史深处。第三、第四章从历史转入文化,从长城博物馆到丝路古道,从安西王府到九边重镇,从红军长征登临六盘山到将台堡胜利会师,西海固贫瘠的土地上沉积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底蕴。从第六章“百万大移民”到第十九章“脱胎换骨”,作者选取代表性的重大事件,描写西海固农民在经济上摆脱贫困、精神上得到洗礼的巨大变化。这种叙事结构的设置,从历史的梳理中找到了民众意志成长的红色基因,也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展示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心的伟大契合。
在西海固的实地采访、文化溯源和历史梳理,也使得季栋梁的创作发生了重要的蜕变与成长。他在西海固脱贫攻坚实践成功的经验里,找到了解决城镇化大背景下乡村中国问题的路径,因而作品中充满着一个游子回归乡土、重新发现乡土的欣喜与自豪之情,无论纪实还是写意,都自然地闪耀着诗性的光彩。作者的叙述语言干净、简洁、细腻,三言两语就将采访对象的个性气质勾勒出来,跃然纸上。作者还善于打捞在民间孕育和流传至今的民谣、民歌、俗语、谚语、顺口溜等民间文学材料,突出它们活泼的生命力和泥土气息,既展现民间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也使报告文学的语言生动形象、韵味悠长。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西海固笔记》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真理。西海固人依靠劳动的智慧,借助现代科技兴农、绿色兴农、产业兴农的力量不懈奋斗,从贫穷走向了富裕。西海固人的脱贫史,是一部新时代乡村振兴伟业中的新型“创业史”,也是一部党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追求的奋斗史。
(《西海固笔记》,季栋梁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 2023-06-27穿越百年的竺可桢之问
- 2023-06-26作家赵剑云最新长篇《拉珍的礼物》出版
- 2023-06-26聚焦儿童的阅读与写作 “青春北京大讲坛”首讲举办
- 2023-06-26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空间》新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