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诗成长历程“把脉”
作者:张 皓(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吴述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近来,王泽龙教授主编的“现代汉语诗歌传播接受研究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丛书通过现代汉语白话、虚词、人称代词、节奏、科学话语等视角,系统性地考察了现代汉语传播接受与中国现代诗歌发生、嬗变、形式建构、经典形成的关系,揭示现代诗歌传播接受与社会历史传播语境的丰富联系,为我们了解现代诗歌传播接受及其影响下的新诗文体发生发展打开新视野,可以说是新诗成长历程的一次学术“把脉”。
现代汉语变革提供一套符合时代需要、具有较强传播能力的语言符号,其新颖词汇和新式语法所形成的自由开阔表意空间,为人们接受新鲜事物、培养新思维提供认知工具。现代汉语的广泛传播接受,为新诗诗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继承古代白话,汲取外来翻译语言、现代日常口语中的养分,创造大量新词汇,现代汉语诗歌形成新的语言词汇、语义关系、标点符号、语言思维形态等,扩大新诗的传播面向,丰富新诗的信息要素。
王泽龙所著《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诗歌》,全面讨论现代汉语对新诗文体建构的重要作用。现代汉语词汇构成新诗的语言基础,顺应现代科学思维的要求,为文言一致的自然音节表达提供语言物质条件。以新词汇为基础,现代诗歌形成散文化的句法,确立分行的书写及印刷形态,生成自由多元的对称形式,尝试不同向度的音韵、节奏探索,最终走向以现代白话为基础语言、以散文化为语体风格、以自由体为主要诗体样式的文体道路。现代汉语的丰富词汇、自由音节、新式语法,为新诗文体建立开辟广阔空间,奠定新诗的语言基础、思维方式、形式特征与审美趣味等特征。
钱韧韧的《虚词与中国现代诗歌》、倪贝贝的《人称代词与中国现代诗歌》,从虚词、人称代词等切入点展开深入探讨。人称代词与虚词的大量入诗,是中国现代诗歌区别于古代诗歌的突出标志。人称代词的入诗凸显个性化抒情主体,扩大诗歌抒情表现功能,形成主体人称的叙事性讲述,开拓现代叙事诗的抒写模式。文言虚词、口语虚词、外来翻译虚词汇集而成的白话虚词大量进入诗歌,拓展诗句长短的自由度,丰富诗句间的逻辑关系,扩充诗歌的表意空间,从而打破传统诗歌外在固有的格律,推动诗歌文体与语言的解放。王雪松的《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将语音、语形、语意、情绪节奏等多种诗歌节奏类型,溯源至生理层面的呼吸节奏、视觉认知,心理层面的情绪、思维等方面,分析诗歌节奏启发诗思、建构诗形、凝聚诗性、协调身心、营造诗美等重要功能。
社会语境影响新诗的传播内容和接受趣味。以科学思潮的传播为例。科学思潮影响形成了近代知识分子崇尚科学的世界观,这不但是社会传播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接受、评价事物的重要标准,形成传播接受的重要社会语境。金新利在《科学与中国现代诗歌》一书中指出,科学思潮带来“人”的观念的更新,推动进化论的文学史观替代循环论的文学史观,生成包含新词汇、新标点、新句法、新结构、新版式的文学语言系统,影响现代诗歌的诗歌理论、诗歌思维、诗歌意象、诗歌语言和审美趣味。刘继林在《民间话语与中国现代诗歌》中指出,在新诗的发生期,“民间”具有的真实、自然、通俗、具体等审美特质,迥异于旧诗的雕琢、矫饰、僵化与教条。同时,它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缝合、修复着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断裂。
新诗在多元的思潮、话语、观念中生长,从语言、媒介中汲取新鲜的生命力,在传播接受空间中脱胎、长大。王泽龙在丛书总序中指出:“现代传播接受从多元通道开启了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决定了现代诗歌嬗变的路向,成为建构中国现代诗学品格、形成现代诗歌丰富形态的重要动因与思想资源。”面对复杂、浩瀚的现代诗歌传播接受现象,如果缺乏全局视野,没有系统思考,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的困境。这套丛书将传播接受视野与新诗本体研究相结合,落脚于现代诗歌的语言质素、视听形态、旨趣品格等文体特征,着意于分析现代汉语与新诗诗性的关系,进而整体把握新诗的文体转型、品格建构、形态演变等。从宏观层面归纳规律,从微观层面寻找实证,从语言层面发现基石,从文体层面总结效果,一种立足语言、面向文体、结合外部与内部、注重宏观与微观的整体性研究思路跃然纸上,为新诗研究开拓一条新路径。
- 2023-07-26构建乡村儿童阅读新生态 《乡村公益图书室建设指南》发布
- 2023-07-26河北省图书馆:推动“走进书房” 成为阅读新风尚
- 2023-07-26《中华医藏》首批图书发布
- 2023-07-26【文化评析】赋予实体书店更丰富的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