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要闻

立足敦煌 放眼世界 助推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写在《敦煌研究》创刊40周年之际

23-08-21 14:22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张兰琴

  《敦煌研究》创刊号。

  《敦煌研究》荣获首届“方正电子”杯版式设计优秀作品奖。

  《敦煌研究》被评为2021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

  《敦煌研究》试刊第一期。

  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特刊。

  《敦煌研究》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特刊。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创刊号。

  《敦煌研究》第200期。

  作者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敦煌研究》执行主编

  本版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赵声良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还勉励我们,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的敦煌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力量。我们要做好敦煌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工作,为回答时代命题、增强文化自信作出应有贡献。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敦煌研究》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全国的敦煌学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少大学先后开设敦煌学课程,并成立敦煌学研究小组或研究机构。段文杰先生率领敦煌文物研究所(即今天的敦煌研究院)的广大研究人员发奋图强,纷纷撰写论文,涌现出一大批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敦煌历史文献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为了尽快地刊布敦煌学研究新成果,并推动全国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在段文杰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办了《敦煌研究》期刊,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一期和第二期(以书代刊),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1983年《敦煌研究》获得甘肃省期刊登记证,并出版了创刊号。这一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也正式成立了。1986年,《敦煌研究》作为季刊定期公开发行。为适应敦煌学研究迅速发展的需要,从2002年开始,《敦煌研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发行,加快了出版周期,增加了刊载文章的数量。到今年8月,《敦煌研究》期刊迎来了总第200期的出版。

  40年来,《敦煌研究》共刊出正刊200期、特刊11期,发表论文4000余篇,主要刊发内容涉及敦煌学的所有专业,不仅在世界敦煌学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推动了敦煌学的发展,而且对中国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语言文字学、艺术史、科技史、文物保护等学科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增强国际话语权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敦煌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敦煌学界的必读期刊,有稳定的高校师生、科研机构学者等读者群,在海外的学术影响波及亚洲、欧洲及美洲国家,对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具有引领作用。历年来入选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首届中国期刊奖,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之列,被评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百强报刊(2015、2017)、2016中国最美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3、2015、2021)、中文期刊最受海外机构欢迎50强(2015)、中国期刊协会首届“方正电子”杯封面设计优秀作品奖和版式设计优秀作品奖(2021)、甘肃省品牌期刊、首届甘肃省十佳社科期刊等。2021年荣获中国出版界最高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坚守初心 开拓进取

  《敦煌研究》创办之初,主编段文杰先生就提出:“把《敦煌研究》期刊作为敦煌研究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学术园地,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敦煌研究的繁荣和发展。”40年来,《敦煌研究》期刊立足敦煌,面向世界,以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发展为宗旨,站在敦煌学及相关学科的前沿,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刊发国内外敦煌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新信息。《敦煌研究》所刊发的论文反映了敦煌学研究前沿理论和研究动向,坚持学科优势和特色,刊发的论文不仅涵盖了敦煌学范围内的各学科,还扩展到了与敦煌学相关的领域,如中外文化交流史、民族学、丝绸之路、简牍学、藏学等研究领域,不断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为敦煌学的发展及敦煌石窟等文化遗产地的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支撑。

  注重办刊质量,坚持期刊特色,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方向。40年来,《敦煌研究》期刊逐渐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常设栏目,如石窟考古与艺术、敦煌史地、敦煌文献、敦煌语言文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其中如固定特色栏目“石窟考古与艺术”刊发论文研究对象除敦煌石窟外,还包括中外石窟考古与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全国各地的石窟寺和佛教造像,为石窟寺研究、丝绸之路考古与艺术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此外,根据学术发展的趋势和来稿的情况,不定期开设一些专门研究的栏目,如简牍研究、东西文化交流、民族与宗教、河西史地等。

  随着学术的发展,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与敦煌学相关的丝绸之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石窟考古、佛教考古、中国艺术史等学科,都可以从敦煌文化中展开。几十年来,《敦煌研究》不断扩展范围,刊发了大量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也在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史、古代民族宗教文化史、佛教石窟艺术与考古、东方艺术史等研究领域拓展渠道,促进相关学科的研究。此外,以敦煌学研究为主导,重视石窟考古与艺术,兼顾“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河西史地、简牍研究、敦煌学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最新研究成果,刊布客观、科学、优质的研究成果。实时关注国际敦煌学研究动态,追踪学术研讨会,关注敦煌学、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及相关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情况,尤其是重点及重大项目。《敦煌研究》重视定向约稿并加大约稿力度,关注优秀中青年学者,特约刊发国内外有影响力学者的最新成果。

  文物保护科技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较快的学科。随着现代科技引入文物保护领域,传统的文物保护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敦煌研究院在国际合作交流中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在以石窟文物为中心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了及时刊布这些成果,《敦煌研究》期刊最初设立“石窟保护”专栏,后来又适时推出“保护研究专号”,刊发一系列保护科技的论文成果,涉及到壁画病害的治理与研究、壁画颜料分析、土遗址保护技术、环境气候对文物的影响、保护材料的分析研究、数字化科技等。21世纪以来,“石窟保护”栏目逐渐成为文物保护科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内容。近20年来,又增加了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文物保护与利用等问题的研究。国内外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的持续刊布,使《敦煌研究》成为我国文物保护科技领域的重要参考。在敦煌研究院数十年文物保护科技发展的雄厚基础上,2022年,我们成功创办了敦煌研究院第二份院刊《石窟与土遗址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石窟与土遗址文物保护及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敦煌学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国外学者的研究对我们有重要参考价值。从20世纪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就通过对外展览、学术会议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敦煌研究》也利用相关条件,不断向海外学者约稿,把国外的敦煌学成果介绍过来。进入21世纪以来,更加强了刊发外国学者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扩大了《敦煌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为把握交流敦煌学、丝绸之路最新的研究资讯,探讨敦煌研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一步优化办刊理念、方法和措施,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敦煌研究》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经费,自2016年以来,每年度召开一次“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围绕《敦煌研究》发展的困难与机遇、办刊措施、敦煌学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期刊审稿与编辑校对、敦煌相关图书的出版等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许多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创新形式 扩大传播

  《敦煌研究》在提高学术质量的同时,不断改进印刷装帧的质量,使之更具有艺术性。以全彩数码印刷、图文混排结合的形式,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阅读,提高了文章的直观性。封面设计以敦煌艺术元素为核心,选用敦煌艺术精品作为主题图案,整体设计典雅、大方,凸显敦煌艺术文化的底蕴和特色。同时,根据期刊编委和专家的意见,不断改进版式,提升阅读舒适度,使刊物的学术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敦煌研究》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先后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知网、人大复印资料室、万方数据、超星、龙源期刊网、重庆维普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发布敦煌学新成果,并通过建设《敦煌研究》门户网站、敦煌研究院官网《敦煌研究》栏目、微信公众号等即时反映出刊情况和最新学术信息。每月推出部分有特色的学术论文,扩大社会影响力。

  与中国知网合作,开展英文数字化出版业务,向国际学术界推送敦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示我国敦煌学和文物保护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扩大了《敦煌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

  质量第一 人才为本

  敦煌学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作为《敦煌研究》期刊的编辑人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科研背景,具备较高的科研洞察力和学术敏感力。为此,《敦煌研究》多年来把坚持打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高学历的学者型编辑团队作为办刊工作的重要任务,保证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编校质量。大部分编辑人员在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都能坚持学术研究。编辑人员或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能够不断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有的论著还荣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编辑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考察活动,提高专业学术素养,加强了同专家学者的交流联系。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编辑技能的培训,使编辑人员对国家有关编辑出版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有深入的认识,不断提高编校水平,从而提升刊物的编校质量和学术质量。

  《敦煌研究》还依托专家学者,组建了高水平的审稿专家队伍。除了编辑委员会委员之外,还专门聘请敦煌学界各相关专业的著名专家组成特邀审稿专家,使每一相关学科都有相应的顶尖学者审稿,严格把关,保证选用稿件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作者投稿经过编辑初审、复审、专家外审、终审的“四审”过程,层层把关和筛选。严格坚持匿名审稿制度,所有用稿必须经专家审稿通过,从根本上保证了期刊所刊论文的学术质量。责任编辑依据有关规定的规范进行至少四次校对,把差错降到最低限度。

  牢记嘱托 努力奋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敦煌研究院树“典范”、建“高地”,我们加强了对敦煌石窟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和文化遗产、出土文献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等研究领域的持续关注,重视新材料刊布与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刊发。近年来,《敦煌研究》开设了“敦煌论坛”会议论文选刊、东西文化交流、敦煌学学科体系建设等重要专题专栏,从敦煌研究院每年举办“敦煌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所发表的论文中,选择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关注那些能够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方面的论文,体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的成果,通过《敦煌研究》期刊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

  40年来,《敦煌研究》期刊伴随着中国敦煌学的复兴与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与当前敦煌学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读者的期望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敦煌研究》期刊将承担起时代的使命,发挥敦煌学本身的特点,推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敦煌学学科体系建设,以学术研究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发展,始终保持在敦煌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利用期刊平台,增进国际间文化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学者的话语权,在世界范围内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