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鸣丹科幻小说《静默深空》:寻找灵魂的故乡
年轻真好,年过五旬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慨愈来愈浓,并时常怀念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青春,尤其是每当看到熟悉而优秀的年轻人,便心生羡慕。
王鸣丹,正是令人羡慕的新生一代,二十岁,正值青春,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即将付梓,我有幸成为最早的读者。
与鸣丹一家很早就熟悉,他的父亲王秉良是铁路系统的作家,与我是多年挚友。认识秉良时,他还是快乐的单身汉。后来,秉良成家立业,有了鸣岐鸣丹这对孪生儿子,事业家庭蒸蒸日上,幸福之家让人羡慕。所以说我与鸣丹小友算得上是老朋友了。不过,这老朋友,实际上没有一次真正的交流,若说交流,也是他们全家每次来我这里,问很多人面对双胞胎同样的问题,你们谁是老大?谁是老二呀?
鸣丹是老二,但见了面,依旧是难已辨别。现在,《静默深空》就成为我和鸣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鸣丹这部长篇从构思到问世,历时六年多,细想,一个十多岁的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业,特别是要面对事关人生转折的“高考”,压力可想而知,用“紧张”一词形容鸣丹弟兄当时的境地最恰当不过了,还好,如今的现实冲淡了以往的艰辛。
鸣丹的父亲多次跟我谈及这对令他骄傲的双胞胎儿子,他们父子间朋友般的平等对话,谈艺术、谈哲学、谈生死。一个花季少年,所涉猎的问题,让做父亲的感到惊讶,在父亲眼中还是孩子的鸣丹,这些思考已然超出了他们这个年纪所应该关心的范畴。哲学、生死,这过于深奥和沉重的话题,年少的鸣丹却开始了深深的思索。
年轻,是放飞的季节。身处信息时代的鸣丹,选择了通过小说这一载体,表达他天马行空的思想,表达他的追求和探索。正如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所说,这是如今青年想象力的“贴地飞翔”。
鸣丹的《静默深空》原名《坠入深海的柿子》,属于科幻类型,这恰与鸣丹这个年纪契合。小说看似科幻,亦非全是,而我这样的外行读这样的故事,也非易事。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认为,科幻文学为文学在历史与现实之外增添了“未来的维度”,它将打开文学的三维发展世界。
小说《静默深空》有53个章节组成,值得称道的是,每章的小标题,极像作者成长过程中一个个瞬间,多个灵光一现的思想火花,这是鸣丹自开蒙至今,阶段性的感悟串在一起的人生厚度。
星球、飞船、机器人、太空服、光年、金属面具、蒙面人、海盗、利剑、城堡、王子等词汇已经为小说作了注脚,作者运用这些时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元素,描绘了一个奇幻世界。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因灾难被迫离开母星地球,分散到其它星体生活,人类也因失去庞大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变得恢诡谲怪,小主人公“术贰”在其生命历程中,面对迷茫与疑惑,内心充满苦闷,于是,“术贰”与陪伴自己成长的“机器人”“木木”从自己所在的边际星球,开始了寻找人生意义的旅途。想通过寻找“柿树”来证明一切都还在。
术贰特殊旅程期间的种种遭遇,让他感受到生存即是挑战,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术贰认为,找到那颗“柿树”,对他来说是多么伟大的事。他开始幻想“柿树”是什么样的,有时也会想到底有没有“柿树”,似乎没那么重要。他甚至生出不想找了的念头,并感慨:“我好像变得复杂繁琐了,本身是因为好奇,为了出来娱乐的,现在更像是一种任务,一种工作。”术贰认为,坚持的越久,付出的越多,放弃的时候愧疚感越大。主人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不求什么现实,我只想找到我爱的东西。”
鸣丹这篇作品形式上是超现实,也是基于现实之上,利用感性思维,重新认识的现实。
如今,人类的科学技术和对宇宙万物的认识,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类的目光所及已不满足于星辰与大海,星际探索的目的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我们是和平的,请出来与我们谈一谈,亲爱的朋友!”从这很绅士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和平理念,看到了人类对和平的呼唤。
与之前提到的科幻词语有明显区别的如,营业执照、罚款、市场、学习机、翻译器、电子音,以及麦田、树林、田野等等这些目前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虚幻与现实在时空穿梭迭合,这种虚实描写与中国书画篆刻的哲理一脉相承。
小说中某些诗性语言的流露给作品加分增色。比如:外面还是干净,干干净净的一片黑。天空是灰白的,和他的家乡的天有些类似,只是白得更冷更凄惨。多令人不愉快的苍白,也让术贰回忆起家乡而感到温暖。
另外,主人公术贰有个“咬下嘴唇”的动作多次出现,不知是不是作者的用语习惯,如出现了两次的“些许”。有心理学研究者称,个人的日常习惯动作和言谈举止也传达着他的性格,其中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和小动作,都隐藏着个人的内心的秘密,不经意间出卖了人们的性格。再看小说中这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动作,在不同语境下表达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或迷茫、或果断、或愧疚、或放松、或惊吓、或羞怯等等。艺术作品中给人物设计习惯性动作,是用来丰富人物和故事,比如演员郑则仕在《金装大酒店》中抽烟甩手这个夸张的动作,是通过一连串张扬动作,充分展现角色虚伪的人物性格。
鸣丹小友很小就辗转于京津冀之间,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鸣丹祖籍河南,童年在河北度过,最初在北京读书,后转至天津上学,现就读于韩国弘益大学美术学院。这些经历对鸣丹弟兄的成长影响很大。
不过,对他们幼小心灵的塑造,主要还是父母,遗传了父亲基因的兄弟俩,自幼便受到较好的素质培养,文学、书法、美术等艺术都给予他们纯真心灵的灌溉。父母的陪伴,让他们不曾有爱的缺失,因是双胞胎,他们又多了一份独生子女不曾有的兄弟情。
关于主人公“术贰”这个名字,估计大多数读者都会跟我一样,有些疑惑,作者为什么将这样一个有异域色彩的名字赋予主人公呢,我想,可能是作者行二的缘故。而故事中的“柿树”,是华北常见的一种果树。每到秋季,落叶飘零,“柿树”上挂满一个个犹如小红灯笼的柿子,画家也常常以此入画,意为“事事如意”。作者用这一意象贯穿故事,是将个人感悟附加于主人公术贰。实际上术贰寻找的“柿树”,是人类感官永远无法认识的东西,所以术贰才出来流浪,寻找那棵奇怪的“柿树”或是在寻找打开心灵的钥匙,寻找灵魂的故乡!(张新艳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家、艺术评论家)
- 2023-10-20所有文学都是自传
- 2023-10-20从《王蒙解读经典文化》系列说起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 2023-10-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 2023-10-20访《三体》作者刘慈欣:科技进步是科幻文学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