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中国——2023北京作家剑桥行”系列活动举办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老舍文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李约瑟研究所联合承办的“译介中国——2023北京作家剑桥行”系列活动日前分别在剑桥大学图书馆和李约瑟图书馆两地成功举办。
作家李洱、徐则臣、乔叶、周晓枫、周敏等北京市文联作家代表团成员,与汉学家麦大维、汉学家艾超世、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何妍、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及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馆长莫弗特等当地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国文学的交流与传播。
麦大维是已故武侠小说名家金庸的老师,退休后仍在从事杜甫的研究,在发言中,麦大维提出应该重视古汉语的研究,通过分享自己与中国文学的结缘和在中国求学的故事,表达了他对中国的深厚情感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艾超世是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部前任主任,当日深情分享了在任时与中国交流交往的故事,介绍了收藏和使用中国典籍的情况,并期待更多的北京优秀图书走进剑桥图书馆。
在中英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北京市文联、北京老舍文学院向剑桥大学图书馆赠送《老舍文集》及北京文学作品,随访的北京作家为图书签名留念。
其后,与会的中英嘉宾针对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进行了交流,李洱、徐则臣、乔叶、周晓枫围绕各自作品创作、译介与现场的汉学家、翻译家和图书馆员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李洱分享了他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的看法,介绍了中国高校建立创意写作联盟、加快文学人才培养的情况。
徐则臣认为,创意写作近年在中国蓬勃发展,对写作和写作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他指出,创意写作的训练过程就是让写作者尽可能具备寻找和发现自己能力和独特性的过程。
乔叶表示,她深刻意识到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交流就意味着深度学习,这种学习所得会以多种形式释放在创作中。
据介绍,“译介中国——2023北京作家剑桥行”旨在通过北京作家的作品交流研讨,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文学译介传播的特点,通过加强文学图书馆藏建设、翻译出版、活动交流等,增进中英文化交流互鉴。(完)
- 2023-10-25《笛卡尔之妖》囊括中国两大科幻奖 获奖作品灵感源自广州塔
- 2023-10-24白银: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 市民共享“书式”生活
- 2023-10-24《发现之旅——迭山百年探险考察录》出版发行
- 2023-10-24“90后”作家海漄获雨果奖 作品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