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话地方文献整理
记者 黄敬惟
日前,《遵义丛书》出版暨遵义地方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多所高校、文献存藏和研究机构以及相关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遵义古称“播州”,是黔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35年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因此也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记述文献著作丰富。据20世纪初期编纂的《贵州通志·艺文志》及各府州县地方志所载,遵义历代各类著述不下千种。但由于时光流转,不少典籍早已散佚,仍存者散见于各藏馆或私人藏书家之手,查阅、研究多有不便。为更好地促进典籍保护利用,2014年底遵义市提出了编纂《遵义丛书》这项大型文化工程的计划。
为保持典籍原貌,丛书主体部分以影印方式出版,同时约请专家对每种著作撰写提要,单独成册出版,以便于读者查阅使用。
2018年,《遵义丛书》(全210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出版。在完成《遵义丛书》后,编纂团队即启动了20世纪上半叶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编纂,继续出版《遵义丛书续编》(简称《续编》)。《续编》历经4年的编纂整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陆续出版,其中包括“古籍卷”(全36册)、“民国图书卷”(全45册)、“民国报刊卷”(全20册),另出版“明清实录遵义资料辑录”(全1册)和“红军长征遵义资料辑录”(全1册)。同时为方便读者使用,还分别编纂出版了《遵义丛书提要图录》(全2册)和《续编提要图录》(全2册)。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遵义丛书》系列图书汇集了遵义历代著述的精华部分,是遵义历史上规模宏大、系统全面的文献整理出版文化工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学术价值、思想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他们期待这些珍贵典籍能够焕发当代生命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中华文化,服务当代、服务社会。
- 2023-11-10商务印书馆发布11月十大好书 《中俄关系历史档案文件集·清代编》实现两岸学术遗产合璧
- 2023-11-10以诗歌架起哲学与科学的历史回廊 《游戏的秩序》研讨会举办
- 2023-11-10作家高维生:于写作之中,寻找文化记忆
- 2023-11-10《年轻人会用的AI写作》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