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美文摘编

如诗如画古梨园

2023-11-24 08:3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习习

  农民老魏给游客挨个儿讲他的宝贝。在一座老式木头风箱边,老魏讲手工鼓动的风力如何吹走被连枷打过的麦子上的麦麸。他讲得很生动,顺着他的手势,仿佛能看到纷纷扬扬的麸皮。

  老魏讲解时,沧桑的脸上流露着微妙的深情,这一点给人印象深刻。人们跟着他,停到一根粗大的老水车的辐条旁,辐条上挂着几条一指粗的麻绳。“你们试一下这个绳子结实不?”有人使劲拉扯绳子,说:“结实得很!”老魏于是讲起麻绳的用途,演示什川的天把式怎么用绳子为老梨树减负。“麻绳是马兰草编的,马兰在什川的地里多的是,马兰搓的麻绳很结实,使上蛮力是扽不断的,你若是逆着麻绳扭的方向,抓住一处,一拧,你看,咯噔断了。”

  游客觉得神奇,学着弄,果然如是。老魏满足地笑了。

  68岁的老魏穿梭在他大大小小藏品里,忙不迭地展示、讲解。十几年前,他开始收藏这些农村的老物件,现在已分门别类摆满了一个四合院。钉耙、铡刀、耙子、连枷、搓斗,老家具、老电器、三弦、太平鼓……大概有124个种类上千件物品。老魏打开一个老旧的留声机,小心翼翼放上唱针,留声机竟然真的响了,响起的是大合唱《东方红》。歌声磅礴,院子里立刻庄严肃穆起来,老魏的表情也是。

  上车村是皋兰县什川镇着力打造的和美乡村示范村。老魏的“博物馆”院门门额上挂着“世界第一古梨园农耕文化展示馆”的牌匾。

  上车村是什川古梨园的核心区,游客走到上车村,必然绕不过这个免费参观的院落。老魏声情并茂,百讲不厌。

  为啥想着收集这些?

  老魏就是想让后人、让娃们知道一下什川的农民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在他眼中,这些农具都是祖辈用过来的,对它们很有感情。老魏觉得到他这个院子里来的人不会白来,比方城里的娃们来了,他可以用这些农具完整地讲一遍他们吃的面条、馒头是怎么来的。

  老魏的公益心感动了远近很多村民,有些村民把不用的老物件送上门来,老魏感激地到院门口迎接。离展馆不远,就是老魏家的果园,园子里有二十几棵老梨树,他把这里搞成了农耕教育示范基地,果园里摆着石磨、辘轳等农具,游客们可以推磨,磨面磨豆子。

  什川镇叫得最响的是什么?当然是古梨树。将近四千亩的梨园,其中有三四百年树龄的梨树就有数千棵。这么老的梨树为啥至今还能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老魏说:怎么定树距,怎么嫁接、剪枝、驱虫、护树,老祖先留下的智慧大得很。老魏一番有声有色的讲述后,众人茅塞顿开。有人问:“这么高的树,怎么摘下树尖尖上的果子?”老魏说,天把式们自有办法。他轻巧地踩上云梯,演示如何用梯子固定身体、如何前后左右地自如行动。

  初冬的梨园,落叶缤纷,有些树梢梢上挂着先前被叶子藏着的大冬果、软儿梨,金黄金黄的。风吹叶落,百年古树更显苍劲。上车村先前有很大的水车,现在,走在村里,虽看不到水车,却能看到提灌来的黄河水在路边的灌渠里流着。树木沉静、渠水潺潺,让上车村有了一番别样的美。

  走到陶园街,又见到了上车村的另一个能人,65岁、一身斯文气的老陶。沿街两面的民居墙上,一幅幅墙画绝对算得上上车村的风景。其中不少墙画出自老陶之手。墙画的内容和农事、梨树、什川的历史文化、老人家讲的故事密切相关,画风很是质朴生动。什川的每个村都有墙画,因而有了一个墙画班子,班子里老中青都有。年轻人大都科班出身,像老陶这样基本靠自学成为农民画家的人不多。

  他虽没有专业学过画,但爱了一辈子画。上高中时,学校有四门选修课,他选了美术。后来,从事的工作虽和绘画没关系,但从没中断过习画。和画墙画的年轻人不同,老陶祖辈都是什川人,他对什川理解得深切,对什川的感情深切。什川的前生今世,老陶谙熟于心。街边的一面大墙上,他画了四幅名为《什川四景》的墙画,什川名胜和春夏秋冬,被他画得壮阔大气,生动形象。那些老什川人,看着这面墙都眼热。

  院墙上,老陶的十几幅墙画组成的十六米长卷,用白描的手法,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什川果农卖梨子的历史。老陶笔下的仙女也叫人难忘,那幅名为《梨花仙子》的墙画,雪白的花海上,一位美丽的仙女衣袂飘飘地眺望远方。在老陶的眼中,雄壮与柔美在什川兼有。秋冬沉雄,春天来时,古什川被一朵朵雪白的花仙子覆盖着,柔媚至极。墙上有景,民居是景,眺望过去,梨园是景、梨园里的农人也是景。走在村里,就是走在画里。

  老魏和老陶,上车村的两个能人,都还有大计划。老魏的心野着哩,他要把展示馆壮大成一个真真切切的博物馆。老陶呢,什川的东西南北,还有很多墙都在他今后的规划中。

  都说天下黄河向东流,在什川,黄河向西流、向北流。像个亲切的臂弯,黄河环绕着什川镇,温润出一个果木繁茂的古梨园。而今,在这和美乡村,亲耳听农人说村子的变化、农人生活的变化,心里颇为感慨。在甘肃、在中国,和上车村一样,哪个乡村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