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读书心得

汉字书法 千年文脉——《汉字书法五千年》读后

2023-11-27 11:15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罗红胜(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

  华夏5000年的璀璨文明与丰富的文字记载均已为世人所公认。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形成、发展与文字的产生和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文字产生伊始,我们的祖先在书写、契刻或铸造它们时,就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注入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艺术的创造。这一方面表明,中国书法是附着于中国文字的,在其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古人总结出了一套书写技法语言体系,这是书法艺术得以发展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说明,古人使字体样式与书体风格具有复杂而微妙的象征意义,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各个朝代的社会文化,因此关于书法艺术的相关内容,都应该凸显在文化的背景上,体现其价值。

  人类生活离不开历史,人类的精神生活更需要历史的积淀。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人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之中。因此要学习、欣赏中国书法艺术,首先必须了解其历史。我们可以把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殷商到秦代,古文字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文字,即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与章法。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汉字演变体现出由繁趋简的总体规律。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期民间草篆向古隶方向发展,这些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统一后的文字后世统称为“小篆”。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项伟大功绩。

  第二阶段——隶书时代,即两汉时期。此阶段隶书走向成熟,并在东汉达到鼎盛。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上的革命,其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规模,更重要的是它为其后各种字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之而来的是章草得以应用,楷书、行书和今草字体开始萌芽。至汉末,汉字字体已基本发展齐备。因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另外,篆书在汉代因为实用面变小而渐趋衰微,但在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在继续使用,并且别开生面。更为重要的是,两汉时期的书写者们对文字本身的美和书写体验中的美感进行了深入探索,创造出大批经典之作;同时,汉代理论家们对书法的深刻思考,也成为保存至今的最早书论名篇,在书法史上影响深远。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楷书、行书、今草(狂草)的成熟阶段及书法艺术规律的奠定阶段。此阶段是完成字体演变和书法艺术高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文人士大夫在书法变迁中不断寻求并确立楷模。同时,楷模的确立、传承与更迭也在不断促进书法审美的成熟,在此相互作用下,汉字书法开始由字体书体的演变定型向艺术表现倾斜,并以唐太宗独尊王羲之为标志,王书大统最终得以形成。王书的艺术风格是儒家中和之美、经世致用以及有着伦理教化功能的典范,符合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一思想的审美旨趣,其楷模之独尊与大统之形成,是历史的必然。由此,晋唐书法名家传承有序的历史脉络与后期宋元明清的帖学一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递变序列。其间汉字字体不再演进,而书法风格则不断发展变化,突出地反映了作为书法艺术传统的典型意义。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从宋代开始,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明确提出了以颜体为宗的取法线索,应该说这一线索只是说明了颜系分支的存在,而并不是替代的更迭,其与王系并行,而终究统归于王。王羲之书法被确立为正统之后,即成为其后千余年书法艺术审美与批评的价值标准。

  第四阶段——宋、元至明代前中期,书法本体形式与内涵的扩展阶段。在此阶段,书法艺术作为文人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为人们所喜爱。在古典的基础上,人们试图探索更为丰富的书法艺术形式,以增强其表现力;这时来自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滋养被不断注入书法艺术之中,大大丰富了中国书法作为艺术的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果说隋唐五代是尚法的时代,那么宋代书法则以一种尚意抒情的面目出现。无论是天资甚高的蔡襄还是自出新意的苏轼,或是雄视古人的黄庭坚抑或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通过自己的书作凸显出标新立异的姿态,并使其学问文章之气发于笔墨之间,进而产生新的审美意境。

  第五阶段——明末至清代,古代书法艺术的革新求变和全面总结阶段。在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受王阳明心学思想影响而突出强调个性的“晚明豪放派”代表书家,他们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所表现出奔涌而出的激情,成为明清之际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清代考据学的兴盛而带动文字学、金石学的发展,碑派书风逐渐形成并与帖学正统走向并峙而达到繁盛,最终取代帖学,形成碑派书法一统天下的局面。晚清之后,书法艺术逐渐开启现代艺术形态发展之路。

  岳麓书社推出罗树宝先生所著的《汉字书法五千年》一书,旨在让大众更好地了解书法发展史,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它在总体架构、文字品读、图片设计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探索和尝试,是一部架构合理、脉络清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普及型书法史专著。

  全书从汉字的起源谈起,自先秦至近现代,对于每个历史时期书法的整体状况、发展历程和该时期代表性的书家书作均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介绍。以时代为经、以字体演变和书风变迁为纬,读者可以纵览汉字书法发展脉络,感受由汉字书法艺术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汉字书法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再到行书、草书,时代演进,字体发展,书风变化,书法艺术历久弥新,书法审美代代相承而又各具特色。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汉字书法之美,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演变,对汉字书法之美的领悟与认知,也需要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时代之文化,深刻感受汉字书法艺术之魅力。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5日 12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