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古籍修复师“妙手续千年”
2023年12月14日,姚嘉迪和同事们在修复古籍。新华社记者 文静 摄
新华社兰州1月22日电(记者文静、王博)微蹙双眉、屏息凝神,姚嘉迪手握镊子和毛笔,小心游走于残损的书叶间,修补细碎的缺口。她工作的案几上,排笔、棕刷、针线等工具摆放整齐,待修的古籍陈列在旁。由于年代久远,它们有的板结如砖,有的薄如蝉翼。
35岁的姚嘉迪是甘肃省天水市图书馆的一名古籍修复师。于她而言,古籍修复不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次和古人的对话。
卷帙浩繁的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呈现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脉络。2008年,古籍修复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古籍修复师们凭借独特的技艺,让古籍历经岁月剥蚀,实现“纸寿千年”。
“古籍修复如同为古籍进行一场‘微型手术’,因此也需要‘术前诊断’,制定方案。”姚嘉迪说,在进行修复操作前,她和同事们需要对古籍进行全面检测分析,根据书籍的不同情况,制定修复方案,有针对性地处理书籍因虫咬、鼠噬、霉蚀、粘连等造成的各类“伤口”。
从事古籍修复工作6年多,姚嘉迪仍记得自己修复的第一本古籍。“页数不多,满书泥浆。很多书叶破损,封皮和书签粘连。”她说,经过一个多月精心修复,这本古籍得以从最初的“病入膏肓”到“修旧如旧”。
2023年12月14日,天水市图书馆的馆藏珍贵古籍。新华社记者 王博 摄
拆线、编号、整理、补书、折页、喷水、压平……古籍修复要经历20多道工序,姚嘉迪和同事们却乐此不疲。修复过程中,他们时常在“故纸堆里觅苍黄”:遇到古籍中有趣的内容,大家总会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热烈讨论一番。
天水市图书馆副馆长李东晖是古籍修复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看来,古籍修复并非机械枯燥的重复工作,修复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相关学科基础,更要具备巧思。
美术专业毕业的他对书籍装帧尤为热爱。他曾修复过一本严重脆化、状若酥皮的明代古籍。为了加固修补,他采用“金镶玉”的装帧方式,用白色宣纸衬在折页中,保护破损书叶。
“爱护古籍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保护好它们的责任感和修复好它们的成就感是我工作热情的来源。”李东晖说。
中国自2007年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先后评选并公布了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约1.3万部,天水市图书馆共有五部珍贵古籍入选该名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籍修复工作,天水市图书馆每年举办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书籍函套技艺培训等,李东晖和同事们带领读者感受雕版印刷技术、学习制作书籍函套等。
“因为场地有限,每年的活动都是限额报名。有时报名启动不到十分钟,名额就被抢光。”李东晖说,随着古籍保护工作的推进,古籍修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各地正探索多种方式活化古籍。数字化日益成为破解古籍藏用矛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天水市图书馆也完成了两部珍贵古籍的数字化和复制出版,既做到了呵护收藏古籍,又提高了古籍资源的利用率。
- 2024-01-26听文物讲故事|“修复”古籍残卷中的文明记忆
- 2024-01-26部分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大幅下降,大学生不爱看书了?
- 2024-01-26探访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图书馆
- 2024-01-26泰安籍作家解希民长篇纪实文学《西去的河》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