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惠民思想
作者:朱璐(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惠民思想是先秦哲学的思想瑰宝之一。“惠”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仁也,从心从叀”。惠民的根本之义,是以“仁”心待民,表现形式是惠民以实,使人民得到实利,走向富裕。纵观先秦经典文献,可见诸多惠民思想,如《尚书》《周易》中关于爱民惠民的理念,《论语》中孔子的惠民论,《国语》《左传》中以和惠民的思想,等等。
《尚书》中的惠民思想主要体现为爱民的思想,如“惟天惠民,惟辟奉天”“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等。《周易》在论述仁爱的惠民之德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孚惠”,即以诚信惠民的思想。《周易》益卦九五爻辞云:“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意思是说,胸怀诚信的仁爱之心,那么不用占卜,便知是大吉。以诚信去仁爱天下百姓之人,那么百姓也将回报之以最大的仁爱之德。益卦讲的是增益,利于行动和迁徙,讲究中正、诚信、仁爱之道。为益之大,以信惠民,因民所利而利之,便可以达到如孔子后来所说的“惠而不费”。因而不待问而元吉自有。君以信惠民如此,则民亦惠之于“我”(君),孚惠我,至德也矣。
《论语》中的惠民思想有着君子行道的价值指向。孔子非常推崇子产,认为子产是真正秉承古之遗风(即仁爱之风)的人,而且很好地践行了君子四道:“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然后有人问孔子,子产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一言蔽之,子产“惠人也”。可见,于四道中,孔子最为称赞子产的是“其养民也惠”的惠民之道。“惠”在孔子那里随语境变化而有不同的意涵。例如,他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认为君子心里想的是道德,是法律;而小人心里想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自己能不能得到实在的物质利益。而在《阳货》篇中子张问仁,孔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主张能做到恭、宽、信、敏、惠于天下者,可以为仁。此外,孔子还说:“因民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惠民,当因势利导,尽民之性,则能使民得惠,而不用花费多大的力气。可见,孔子对“惠”的褒贬标准在于,惠于己,思一己之惠,则不为称道;而惠于人,惠于民,则是君子大道。韩非子历来被认为是轻民思想的代表,其实他很多专制的思想,是针对官,而不是针对民的,说韩非子不在乎民意,也是有待商榷。韩非子指出:“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他认为“得人心”者则“不趣而自劝”。同样《韩非子》书中也有惠民的思想,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载,景公问政于师旷,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
《国语》中的惠民思想,更加专注于“和”的概念,“以和惠民”,明确提出了言“惠”必及“和”的思想。“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义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辩,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让必及敌。”《国语》主张宣“惠”于民,强调国君治国当以于民之大惠为根本,需坚持以惠为本;不能临时抱佛脚,需要动用民力时,才使民以惠。《国语》认为,“以和惠民”所指之惠,除了孔子所言的予民以实利,更指出君主应以和心待民,并指出这种和心,是指君主洁净不二之心。《周语上》载周襄王派邵公和内史过到晋国颁布诏令,然而晋惠公受领时,持礼器很低,拜不稽首,不合礼制,目无周王室。内史过回去之后,向襄王说,晋惠公必无后矣。他认为:“民之所急在大事,先王知大事之必以众济也,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考中度衷以莅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又解释道:“祓除其心,精也;考中度衷,忠也;昭明物则,礼也;制义庶孚,信也。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信不行。”民众关注国家大事,古之先王明白国家大事都必须依靠民众的帮助才能办到,因此拂去心中的杂念,以和心惠民,什么是“和”,内史过说“祓除其心,精也”,精,洁也,“非精不和”,进而提出了格君心以和,和以惠民的观点。此外,《周语上》还记载内史过论神一事,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这个地方,周惠王就问内史过,是什么原因才会这样的呢?以前有过这样的事情吗?内史过回答说:“有之。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内史过将君主的精、忠、礼、信之德,视为守国的四道,认为国家的兴盛,需要君主齐明之以中(衷,中也)正之道、清洁以惠和,这样,他的德行才足以上达神灵,他的恩惠则足以归同百姓。
“惠以和民则阜”,惠以和民则百姓物财丰厚。《国语》论“以和惠民”,虽侧重于讲善养君主内心之和德,然而君主以和德惠民,亦是希望人们能够富裕。周定王八年,定王派刘康公出使鲁国,向鲁国的大夫送礼物。刘康公发现季文子、孟献子很朴素;叔孙宣子、东门子家生活却很奢侈。回来后,周定王询问鲁国的大夫中哪位贤德。刘康公答:季文子、孟献子可以在鲁国长期保持地位,叔孙、东门二人可能会败亡。即使家族不亡,本人也不能免祸。定王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刘康公说:“臣闻之:为臣必臣,为君必君。宽肃宣惠,君也;敬恪恭俭,臣也。宽所以保本也,肃所以济时也,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本有保则必固,时动而济则无败功,教施而宣则遍,惠以和民则阜。若本固而功成,施遍而民阜,乃可以长保民矣,其何事不彻?”刘康公说,君有君道、臣有臣道,臣子须恭敬、严格要求自己,须俭朴;君主须宽厚、严肃、宣教于民,须惠以和民。
“慈和以惠”。以和惠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慈和。“象天能敬,帅意能忠,思身能信,爱人能仁,利制能义;事建能智,帅义能勇,施辩能教,昭神能孝,慈和能惠,推敌能让。”单襄公病重时嘱咐儿子顷,说,你一定要好好对待晋国的公子周。他以后将成为晋国的国主。原因是公子周具有十一项成就王业的美德,其中之一,就是“慈和能惠”,他认为公子周能够做到以慈爱和睦百姓,从而使民得之惠。此外,《国语》将惠民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化民众的内容,如晋悼公即位那年,“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晋悼公认为士贞子博闻强记,“宣惠于教”,就任命他为太傅。
《左传》中亦有“惠和”的思想。《左传·昭公四年》:“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夫岂争诸侯?”文王“惠和”“周是以兴”,《左传·文公十八年》载“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其中的“宣慈惠和”,是八大才子的共同品质,可见“惠和”对赢得百姓认可的重要性。
归总而言,先秦经典文献中蕴含的惠民思想,不仅展现了儒家鲜明的仁爱主张,也凸显了对仁政惠民的孜孜追求。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惠民思想资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惠民利民、推动共同富裕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2日 15版)
- 2024-04-22杜甫“陶潜避俗翁”诗三论
- 2024-04-22朱弁的“体物”诗学观
- 2024-04-22窦群与中唐御史官文学群体
- 2024-02-21网络文学扬帆出海(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