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要闻

一本书带你了解人类如何实现“吃鸡自由”

2024-05-14 09:17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一本书带你了解人类如何实现“吃鸡自由”

  作者:文杰 汤波 刘冉冉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字里行间】

  ◎李 

  最近看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书名叫做《“吃鸡自由”科学简史》。作者用轻松愉悦的笔调带领读者在鸡的世界纵横,从考古学到现代生物学,从历史到未来,从文化习俗到“吃鸡产业”……让人眼界大开。

  这本书开篇独具匠心,通过用现代鸡复活远古恐龙的大脑洞,串起恐龙变鸟的传奇,叙述恐龙到鸟、再到鸡的演化史,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在本书的6个章节中,类似的巧妙设置还有很多。譬如“鸡和欧洲人到底谁先到达美洲”“难道是贪玩的人类推动鸡成为全球物种”“从‘预言家’到盘中餐:世界人民吃鸡缩影”“儿时的土鸡味,到底是啥味”“细胞培养肉能代替养殖鸡肉吗”等都是作者的巧思。

  《“吃鸡自由”科学简史》里面还有很多十分有趣的知识点。譬如公鸡打鸣时在其头部附近测得的音量超过130分贝,有的甚至超过140分贝。研究发现,当音量超过120分贝时,会导致内耳毛细胞受损甚至死亡,从而使听力受损。那么公鸡打鸣为何不会震聋自己呢?原因是公鸡已经进化出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在本书中,有趣的内容还有很多。尤为可贵的是,这些内容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始终与科学性密切结合。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也能增长科学知识。

  《“吃鸡自由”科学简史》并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科普书。该书纵横捭阖,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庞杂,但是在作者独具匠心的逻辑架构下,一点儿都不让人觉得凌乱。书中不断增加的知识点,在给读者提供阅读丰度与深度的同时,还通过轻快明朗的语言给读者创造出阅读的快感。对于“为什么肉鸡长得快”“乌骨鸡到底有没有药用价值”等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本书也都基于科学研究给出了明确且令人信服的回答。

  这些年,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越来越重视,科普图书琳琅满目。但是国内高水平的科普读物并不多。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在科学传播方面高水平的科普作者有限。因为一名合格的科普作者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有高超的文字表达技巧,在研究领域同时能够做到这两点的屈指可数。其二,很多行业忽视了大众对本领域及关联领域的科学传播和科普需求。研究人员一般提供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论文或专著。

  《“吃鸡自由”科学简史》的三位作者都有着良好的专业能力:文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致力于肉鸡遗传育种和营养研究35年,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鸡领域首席科学家;刘冉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科普工作者;汤波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生物技术研究的他一直热心科普创作,这几年陆续撰写并出版了《动物世界奇遇记》《探秘生命密码》等科普书籍。由这三个人合作撰写的《“吃鸡自由”科学简史》确实很让人期待。

  一本好的科普书,有趣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但是对于某些领域或者行业的科普而言,这很有一些难度,要么就是语言或内容艰涩,让读者难以提起阅读兴趣,要么为了轻松热闹,难以对内容本身进行深入解读和阐释,导致科学传播和科普效果大打折扣。在本书中,三位作者共同用深入浅出又不失专业的方式为读者们打造了一本“吃鸡”领域的科学佳作。

  总而言之,《“吃鸡自由”科学简史》做到了专业性与大众性的完美统一。它不仅是一本有趣的大众读物,也是一本肉鸡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书。这本书不仅能开阔从业人员的视野,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启迪。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