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书香的地方—— 《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原标题:寻找有书香的地方—— 《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4月29日,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作家、出版家,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韬奋基金会原理事长聂震宁先生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以下简称“《有书香的地方》”)在北京举行出版座谈会。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编辑学会、安徽省委宣传部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媒体的文化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本书进行研讨交流。
《有书香的地方》是一部以全民阅读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该书以绵长的行迹、真切的故事、细腻的笔触,详尽记录了全民阅读自2006年启动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蓬勃发展与丰硕成果,全景呈现了书香社会、书香中国建设中的城乡变化与多彩风貌,生动展现了众多阅读爱好者、推广者、服务者、志愿者的鲜活形象,忠实还原了全民阅读时代神州大地在在处处的郁郁书香。
出版座谈会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副总编辑张堃主持,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晓利在会上致欢迎辞。与会领导及嘉宾就《有书香的地方》进行研讨交流,回溯全民阅读由萌芽到开花的历程,探寻该书的主题意义、文学价值和出版价值,现场气氛热烈。研讨结束后,聂震宁先生对与会领导及嘉宾、媒体界人士表示感谢。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可代表出版方致答谢辞。
方晓利副部长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社会各方协同配合、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阅读工作正在深入推进,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共建书香社会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聂震宁先生是全民阅读的全程见证者、亲历者、践行者,他身兼出书人、写书人、全民阅读第一提案人等多种身份,长期致力于阅读研究和阅读推广,这部散发着浓浓书香的沉甸甸的作品,正是他这些年心血的结晶。他感谢出版界专家和媒体朋友为全民阅读工作所做的努力,希望嘉宾们能对该书发肺腑之声,建睿智之言,也为安徽文学的制作出版多提好意见、多出金点子。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对《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国的全民阅读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已开展了十几年,需要一本总结全民阅读的书。全民阅读关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它能够保住文脉,促使国家长久发展,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的出版正逢其时,该书准确、全面地介绍了全民阅读的状况,这对我国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有益。他高度评价了该书,认为该书调研深入,阐述精微,研究扎实,写作视野宏阔,可以作为全民阅读的工具书进行推广。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十分赞赏本次出版座谈会温暖、热烈的氛围。他用“教科书级的著作”形容该书。他表示,宏观层面来说,该书采用了将学理性融入到纪实文学里的新写法,是一部全景观的纪实性著作,通过这部著作可以了解清楚近20年中国全民阅读发展的全过程;微观层面来说,聂震宁先生以自己多年来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经验,深入采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呈现全民阅读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有城市书房、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有幼儿阅读、青少年阅读、民族地区阅读等。他认为全民阅读还是进行时状态,是面向未来的事情,该书有望把全民阅读推向深入。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在发言中表示,聂震宁先生的《有书香的地方》的出版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存史留痕;二是真正靠近普通人,将全民阅读推向普通人群中。他指出,全民阅读推进了近20年,从概念提出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到成为全民活动,这其中无数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是出版业的大事,需要在出版史上留下记忆,而该书就做了一次总结,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并呈现出来。另外,该书写了许多城市和许多人,许多地方肯定会受到这本书的鼓舞,进一步投身全民阅读,支持全民阅读。他认为,聂震宁先生所做的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该书的出版极具社会意义。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细致地讲述了他读该书的感想。他提到,《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开篇即介绍“何为书香”,书中指出书香是一种叫“芸香草”的植物的香气,古人认为这种香气可以防止蚊虫啃咬书籍,遂于书中放置芸香草,用其散发的幽幽清香驱虫。他认为这种对“书香”的介绍很有意义,一般人会以为“书香”就是墨香,而该书提供了“书香”的最初释义,为读者带来了蕴藏在“书香”中的知识和文化。他赞赏该书从细处入手的写法,称赞该书“里面的细节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阅读推广效果”。在他看来,全民阅读进行了近20年,需要全景式的、立体式的、全覆盖的图书,聂震宁先生的该部新作可以说是达到了这个目的,实现了这个任务。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高度评价了该书的出版价值和作者本人的敬业精神。他主要讲了三点:一是该书作者聂震宁先生的不可替代性。聂震宁先生是全民阅读的参与者、倡导者、见证者,对于全民阅读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了解得很清楚,而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把握这种宏观的大选题。二是该书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深远的价值。阅读是国家大事,读书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聂震宁先生走了很多地方去寻访“有书香的地方”,去寻找最具代表性的阅读推广人。该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告诉读者阅读应该怎么推广,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三是该书书写的艰难。该书可以说是全民阅读的史志报告,全景式的报告文学最不好写,写作上需要系统、综合地爬梳,选材上需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写起来十分不容易。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用“内行人写的懂行的书”来评价《有书香的地方》。她感慨近些年来书店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城市书房也越来越多,建筑都很漂亮。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家乡芜湖,街边的城市书房里有很多人读书,书选得也好,都是一些既具可读性又具文学性的书,她深感全民阅读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她认为该书案例丰富,层次鲜明,讲述了小孩、青年、老人各个群体的阅读,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往更基层深入发展。
《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认为《有书香的地方》是一本“关于全民阅读的白皮书,推进全民阅读的工具书”。她通过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讲述了阅读对于心理疗愈的强大作用,阐述了阅读的社会价值。她高度评价了该书:全书的架构非常宏阔,但是内容设计非常清晰,既有宏观的视野,也有微观的细节,勾勒了中国全民阅读的整体样貌。该书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这样才能特别可信、特别真实。她通过书中介绍的一个阅读推广人来探讨如何让阅读从一个概念变成具体的实践从而影响孩子的人生。对于聂震宁先生,她葆有敬仰之心,她认为聂震宁先生在书中尽量采用诚恳、朴素、正直的语言,有调查、观察和思考,还有强大的行动力,“最动人的是其中流露出的把阅读作为终身事业的精神”。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编王国平称赞《有书香的地方》是“行家式写作”。他主要探讨了该书的写作手法,认为该书采用了“我写我们”的新的写作模式,是实录性写作。他指出,该书很好地处理了“大”与“小”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微观细节相结合,是一部很好的文题相符的报告文学作品。
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指出,《有书香的地方》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召开的时候推出,恰逢其时,全民阅读到了阶段性总结和继续出发的时间节点,需要一部全景呈现全民阅读的著作,寻找有书香的地方,为没有书香的地方提供榜样。她认为实录性写作让人觉得有温度,是真实可信的。她呼吁:全民阅读很难,但是应该持续地推进下去。
聂震宁先生在答谢辞中表示,全民阅读这个题材很难写,点多面宽。之所以向读者呈现这样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完全是责任和使命。他坦诚自己参与了十几年全民阅读工作,一直从事全民阅读推广,心中始终觉得有责任担起这样一部作品的写作任务,有教育,有思考,更多地是从正面的角度,看看这个时代在做什么,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痕迹。
最后,郑可总经理代表出版方感谢了与会的领导及嘉宾、媒体朋友。他认为,《有书香的地方》给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全民阅读图景,介绍了书香社会和全民阅读的缘起,是集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的作品。他提到聂震宁先生与安徽出版界的深厚的友谊,希望聂震宁先生能一直支持安徽出版业。最后,他发出号召:“当然,大家有一个初心,那就是为全民阅读、为书香中国建设奉献力量的初心。”
- 2024-05-16浓郁的乡情
- 2024-05-16锦奁曾叠处,似闻香——在古代妆具中发现美
- 2024-05-16铭记,是最好的纪念与缅怀——评《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 2024-05-16在诗词中品味生活的诗情(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