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盐商的发达之道与消费引领
《奢华之网:十八世纪的徽州盐商、社会阶层和经世之道》吴玉廉 著林蕾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 方怀银
作为中国历史“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在明代中叶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间,走上了黄金时代,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其中,盐商的崛起标志着徽商达到了鼎盛时期。
18世纪徽州盐商通过物品的流通,在其家乡徽州、居住地江南(扬州、杭州)、北京构建了一张联系密切的网络,并更积极地参与江南的奢侈品消费文化。他们影响甚至构建了当时的文化品位和时尚潮流,在18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世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奢华之网:十八世纪的徽州盐商、社会阶层和经世之道》一书从物质文化角度出发,跳出“贾而好儒”的既往认识,对徽州盐商与奢华之物间的互动进行考察。作者吴玉廉从徽州歙县村落之间、田野之中一座座精美的牌坊出发,将这些奢华之物放进宫廷与民间、盐政与盐商、盐商与皇帝、盐商与士绅等经纬中,条分缕析徽州盐商的编织之术。将一张交织着18世纪中国最富有的商人、士绅以及最有权势的皇帝的奢华之网呈现在读者面前,揭示了品味、生产、消费、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之间出人意料的关系。
全书从清廷与江南盐商、寻物江南和造物徽州三个部分探讨徽州盐商如何由旗人盐政、总商制催生而来,如何在江南为清廷置办贡物,如何为皇帝和为自己收藏,如何构建宗族、节孝物质文化等五个论题。
盐利最为丰厚。清朝两淮盐区淮南分区的盐商以扬州为中心,每年向朝廷提供占全国28%—35%的盐税。清廷任命旗人尤其是包衣为盐政官员,将皇帝个人网络植入两淮、两浙盐政制度,而盐商正是利用这一政策,巧妙地与盐政官员、清廷两方面建立联系。江南是宫廷贡物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两淮盐政是宫廷指定的办贡人,扬州盐商则是置办贡物的具体承办人。盐商还广泛结交擅长评估古董的鉴赏家,并为潜在贡物建立仓库,形成了一套基于私谊、行之有效的办贡系统。置办贡物和贡物制作的活计通常属于宫廷常规预算,盐政主动进贡也应由他们自己的俸禄承担,然而实际上盐商常常自掏腰包采购贡品、为活计埋单,他们不仅想赢得皇帝的青睐,也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通过置办贡物,徽州盐商的艺术品味影响了乾隆朝宫廷的艺术品味,从而发生朝廷与江南奢华艺术品味的互动。乾隆对收藏的热情促进了收藏文化蓬勃发展,“收藏家”逐渐成为新的社会类别,收藏对象也从书籍、绘画、书法扩大到多样材质藏品。
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宗族血缘关系对于徽商内部凝聚力的加强和商帮内部结构的稳固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著而持久的。吴玉廉通过棠樾鲍氏宗族义举所衍生的实物,分析族谱、祠堂以及义田碑及其衍生品的制作过程,指出盐商与宗族相关的义举实质是能为道义所接受的奢侈消费。鲍志道斥巨资重修家乡的祠堂,重金邀请著名画家、石刻师为祠堂作画、制作石碑;选择优质材料并聘请著名刻工制作鲍氏支谱;围绕捐赠义田的义举邀请著名学者撰文,并请大书法家誊抄,衍生出一批以鲍氏义田为题的文章、书法作品。盐商修建贞节牌坊,宣传其道德名声与商业财富,是宗族节孝礼仪的物化过程。当地村民与这些牌坊互动,使盐商在家乡维持了家族和社会秩序的和谐。这一系列宗族礼仪建构了一个联络高官鸿儒、江南名师名匠的跨区域社交网络,盐商也生活其中。
“每件物都有一段隐藏在其生产、购买、交换和展示中的静默的历史”,以物质为纽带,人们构建出联系,并最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彰显“静默的历史”需要对“物史”深入挖掘,本书对此有着很细致的阐发与关联,让读者能够见物,见历史。
- 2024-06-11佳卉寓兴 画意呈祥——明清花鸟画中的祥瑞寓意
- 2024-06-037亿多字的书,看过吗?
- 2024-05-31现实人生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
- 2024-05-27山东日照:城市书房助力文化体验廊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