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顾彬:“把全部的爱献给中国文学”
原标题:沃尔夫冈·顾彬:“把全部的爱献给中国文学”
郑建宁
沃尔夫冈·顾彬,1945年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著名汉学家、诗人、作家及翻译家。曾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学、波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汕头大学等,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中国思想史等。他在翻译出版、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沃尔夫冈·顾彬
顾彬曾获得德国翻译界最高荣誉——约翰·海因里希·沃斯奖,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外教中国’年度人物”“中坤国际诗歌奖”“全球丰子恺散文奖”等多个奖项的获得者。
结缘中国文学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汉学家,顾彬与中国文学的结缘始于偶然。1966年,他进入德国明斯特大学学习神学,之后又转攻文学。他一开始学习的是日耳曼文学。年轻的顾彬是一名文艺青年,爱好写诗,受法国诗人斯特芳·马拉美等影响很大。
196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顾彬读到了翻译家庞德用英语翻译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让他感受到从未领略过的新奇意象。顾彬对中国古典诗歌一见倾心,毅然决定学习古汉语,转向研究汉学,与中国文学结缘。
在转系前,他还学了哲学。“我的学术出身既包括神学,又包括哲学,所以我对文学问题都是从神学和哲学的角度来思考的。”在顾彬看来,中国文化处处以人为中心,他希望通过文学和哲学了解“人”。
同年10月,顾彬开始跟随德国汉学家司徒汉学习古汉语。顾彬回忆,当时汉学系人很少,开课一星期后,只有他和另外两名同学坚持了下来。司徒汉是位非常好的老师,他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方便学生随时进去借阅书籍。
1968年,带着对中国诗歌的热爱,顾彬转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日本学和汉语,之后又前往波鸿鲁尔大学学习汉学。1973年,顾彬完成博士论文《论杜牧的抒情诗:一种阐释的尝试》并取得博士学位。次年,他获得了前往中国交换学习的机会。
1974年,29岁的顾彬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这一年里,他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现代汉语,接触到了中国现当代诗歌,也爱上了书本之外的中国。
在北京的一年里,顾彬常常从早上6点学到晚上12点,老师们也帮了他很多。他的中文名字“顾彬”,是由一位叫马树德的老师取的,那时他刚到中国一周。“我在中国度过的一年,成了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年。”顾彬回忆说。
回国后,顾彬先后任教于多所学校,于1981年以著作《空山——中国文人的自然观》获得教授资格,后又成为波恩大学终身教授。顾彬回忆,当初自己决定去学汉学,很多同学觉得他“疯了”,将来一定“没饭吃”。但他认为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出路。
顾彬从李白的诗开始接触中国文学,又通过学习现代汉语,对中国文学的理解进一步加深。“40年来,我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文学。”顾彬在自己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序言中这样写道。
顾彬撰写、译介的部分作品书影。
译介成果丰硕
顾彬是最早向欧洲介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汉学家之一。他从1970年开始做翻译,译作众多,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以及汉学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
1994年出版的六卷本德文《鲁迅选集》是顾彬在翻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也是德语世界首次大规模地从中文原文翻译鲁迅著作。
顾彬对以往译本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这些译本漏掉了一些细微而又十分关键的字眼。例如《呐喊·自序》中的第一句话,“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之前的很多翻译家没有将“也”翻译出来。顾彬认为,这个字体现出叙事者热情与失望交集的内心世界,不应当被忽略。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顾彬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文学史》是迄今为止外国学者撰写的最为详尽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参与作者包括卜松山、司马涛和莫宜佳等德国汉学家,顾彬承担其中的中国诗歌史、中国古典散文、中国传统戏曲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内容的主要撰稿工作。此外,他还主编了杂志《龙舟》《袖珍汉学》与《东方·方向》等,向世界介绍亚洲文化和中国人文科学。
顾彬介绍,自己的翻译过程并没有固定步骤,他翻译李白的诗经常是“跟着感觉走”,这得益于对所翻译作品和作者的熟知和深入了解。顾彬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出色的语言水平,有新颖的形式,有作者的鲜明立场和独特观点。他介绍,许多德国作家本身也是翻译家,会不少外语,他们通过翻译提升自己的德文水平,吸收其他语言来丰富自身表达,并注意介绍国外的文学和同行。
顾彬视翻译为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他看来,译者需要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在意义,善于倾听作者与文本的内在声音,还要具有哲学思维,有作家的写作经验,并精通自己的母语,对文本进行缩减、概括,甚至重新叙述,而非机械、被动、亦步亦趋地翻译。
顾彬表示,翻译是个不断理解、不断修正的过程,不存在完美的翻译。任何译文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解,都有待重译。他与不少中国翻译学者是好友,经常一起交流、探讨。在他看来,这种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意见上的交换和思想上的对话。
助力文化交流
在顾彬看来,文化交流是相互的,中德两国在思想上相互学到了很多。多年来,顾彬从未停止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他翻译了很多中国古代哲学书籍,如在德国出版的十卷本《中国古代思想家丛书》等。
在德国,中国古代哲学颇具吸引力。顾彬说:“德国人喜欢阅读有挑战、有难度的内容,喜欢能够让他们思考新问题的读物,《易经》《道德经》等中国哲学经典深受德国读者喜爱。”目前《道德经》在德国有130多个不同译本,是德语世界译本数量最多的中国典籍——其中也有顾彬的贡献,他翻译了郭店竹简本《道德经》,这是目前出土的最早《道德经》版本,深受德国读者喜爱。
在顾彬看来,中国的老庄思想对德国20世纪文学有很大影响。德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受老子思想启发,创作了德国首部现代小说《王伦三跳》,这部小说又影响了包括剧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在内的更多人。同时,德国哲学也吸收了大量中国智慧,不少德国哲学家客观上同样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多年来,顾彬积极致力于推动德语世界了解中国文化。1985年,他在“柏林国际文学周”组织中国文学活动,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作家第一次集体进入国际视野。1986年,他组织了鲁迅国际研讨会。1987年,他组织了“波恩中国文学周”活动。2003年,他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在波恩大学建成欧洲首座汉字数字化博物馆,为世界汉学研究提供崭新平台……
如今顾彬已经年近80岁,但他仍钟情翰墨,笔耕不辍。他坚信文化只有不断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才能葆有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 2024-07-29《新华字典》是如何收词的
- 2024-07-29《器成千年》:考古天地尽显
- 2024-07-26让古籍“活”起来——寻访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影印出版工程
- 2024-07-26暑期“文化味”更浓 诗与远方正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