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百战为人民——《滹沱河畔》写作谈
原标题:山河百战为人民——《滹沱河畔》写作谈
【著书者说】
作者:李红梅(文史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我和史宝强联合撰写的《滹沱河畔》,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满怀敬重之心,从民主协商这一视角,描绘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筹建新中国的历史脉络。其中蕴含了新中国制度设计的初心,彰显了统一战线的伟大魅力,反映了滹沱河畔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滹沱河畔》与《向北方》双姝并蒂
当历史的车轮走到1948年春天时,宏大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重大胜利,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发出了鼓舞人心的“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正应了徐悲鸿先生《奔马图》上的题词:“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
随着太行山的红叶漫山染遍,中共中央已将农村走向城市、建立新政权的崭新任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用杨尚昆同志的话说,当时,中共中央最大的工作有两件:一是打仗,一是统战。中心是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所谓打仗,就是部署、发动三大战役;所谓统战,就是邀请、安排和护送民主人士秘密前往解放区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
组织民主人士到解放区,这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但是,战火纷飞中,将民主人士集中到一个地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共中央设计了两条路线:江南人士到东北解放区的哈尔滨等地,平津等地的民主人士直接到华北解放区的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所在地。
经过一年多的精密组织,几百位民主人士沿着预定路线相继到达目的地。不管是从香港北上东北解放区,还是从国统区到华北解放区,这些民主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顾风险、不惧困难,在鼎革之际奔向光明、奔向中国共产党、奔向人民的怀抱,如众星拱辰、万水朝东一般。这些集体行动,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彰显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铁律。
《滹沱河畔》 李红梅 史宝强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北上的故事,我们撰写的《向北方》一书做了详细的讲述,并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与从香港北上相比,民主人士到李家庄同样惊心动魄、精彩纷呈:一是尽管民主人士人数比较少,但胡愈之、田汉、吴晗、费孝通、雷洁琼等二十三四位,代表性各不一样。他们有的是民主人士,有的另具一层身份——中共党员。二是民主人士大多通过天津——闸口——泊头——石家庄这条秘密交通线,前往李家庄。他们要穿过敌人封锁线,近乎直面危险。三是大多数民主人士是单独行动,不像从香港北上那样数十人同舟共济、诗作唱和。四是到李家庄的民主人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李家庄离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只有五华里。毛泽东、周恩来与民主人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们的会谈交流、协商沟通,甚至争论交锋,为协商建立新中国凝聚了广泛的共识。
民主人士到解放区,特别是在西柏坡、李家庄的政治协商,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人民政协史的重要内容。但这段重要的历史往往被几句话一笔带过。为此,我和同道者试图抚平历史的褶皱,在《向北方》付梓之后,又创作了《滹沱河畔》。我们将民主人士到李家庄及其他们参加政治活动的一幕幕场景,用心编织成一匹锦绣,记载下重大历史事件的跌宕起伏,记录下重要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在漫漫长河中,这可能是一个瞬间的浪花,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却值得大书特书。
展现协商筹建新中国的宏阔主题
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协商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放战争后期,通过战场夯实力量,通过政策争取人心,两者相辅相成;战略决战和新中国筹建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政策选择、重大制度建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波澜迭起、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的历史画卷。
滹沱河畔、西柏坡村,镌刻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跨越,见证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抉择,拉开了人民政协和新中国成立的序幕。这是一个流淌着红色历史的地方。在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幕幕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要事。
对这些大事、要事,《滹沱河畔》没有面面俱到地做全景式的描述,而是以历史脉络为主线,集中反映协商筹建新中国这一宏大主题。正如本书封面所提炼的标语“延河之北”“滹沱河畔”“天安门上”,通过对典型事件的突出描述,以点带面地展现协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风貌。书中涉及的重大事件,如转战陕北、东渡黄河、发布“五一口号”、民主人士秘密穿越封锁线奔赴解放区、滹沱河畔筹备新政协、进京建立新中国等,或线条式勾勒,使人一目了然;或重笔彩绘般翔实记述,引人深入思考。
西柏坡时期,新中国政治制度设计的生发和初心,是本书叙述的着力点。“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抗战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已有建构。西柏坡时期,面临新中国的筹建,中共中央必须解答建立新政权的一系列大政方针。
《滹沱河畔》以丰富的史料,记录了围绕新政协性质及新中国政治制度的讨论、设计和选择,从中展现创建这些制度的初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酝酿到萌芽、发展的过程,彰显新型政党制度“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背后的逻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建立、巩固和完善了政治制度体系。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其理念、原则和框架都在滹沱河畔做了讨论和协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完成了设计和构建。这些,从根本上回答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这一历史性课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讨论和协商新政协、新政权过程中,具有不同阶级基础和利益诉求的各民主党派,互相尊重,真诚合作,求同存异,增进共识,这也为新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借鉴。
用细节走进历史深处的峥嵘岁月
在《滹沱河畔》的创作风格上,有一个重要的初衷,就是要形成具有特色的历史叙事方法,即不仅体现历史的恢宏,还要让历史鲜活起来。通过宏大叙事,体现协商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历史脉络和历史逻辑;用事实说话,让细节发光,展现历史的主动性、多样性,进而解读新中国成功建立的历史密码。
在叙事时,全书以抽丝剥茧般的描述,透过一个个大事件中的小故事,再现重要历史场景,探求历史深处隐藏的接近真实的可能,带领读者走进战争年代新中国筹建进程的缤纷画廊。这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过程,展示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与符定一、费孝通、雷洁琼等民主人士的亲切交谈,展示了吴晗穿越封锁线时地下交通员的机智勇敢和他们的屡遭险境,展示了民主人士参与新政协诸问题协商时的不同心态和表征……
全书通过叙事,让读者如同参观展览一样。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场景立体呈现。阅读此书,读者仿佛置身历史现场,倾听中共领袖与民主人士纵论政权兴衰的历史规律,研拟国家制度的各项设计,感受共和国缔造者们的文韬武略,领会他们运筹帷幄的气势和神采。
这些细节,来自大量档案文献、报纸杂志、回忆录、日记等史料,特别是一些亲历亲见亲闻“三亲”史料的运用。其中,直接使用了很有价值而又鲜为人知的史实;此外,对大家能看到的史料,我们还加以反复研究,钩沉抉隐,寻求新的突破和发现。比如,对引发“五一口号”这一重大事件的廖承志电报“疑谜”的分析,希望读者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对由新政协直接产生中央人民政府,这一建立新中国程序上的重大调整,力图揭示引出变化的缘由;对西柏坡启动的各项新政协筹备,尽可能梳理出《共同纲领》形成、政协代表产生的来龙去脉;对民盟小组资料的挖掘,为多党合作制度的演变留下可以追寻的印迹。这些探究与考辨,既是为了让这部作品呈现出生动性、可读性的特点,又使其具有积极的理论思考和学术价值。
书的结尾处,没有把鼓点落在开国大典这一历史的高潮,而是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穿过时光隧道,将读者带到新中国成立的50年之后。当年滹沱河畔的当事人费孝通和雷洁琼,以民主党派领导人身份重返西柏坡。用这一细节,进一步彰显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进,使整个故事引人遐想、意味悠长。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01日 11版)
- 2024-07-30让更多读者了解考古学新知
- 2024-07-29《器成千年》:考古天地尽显
- 2024-07-11张楚《云落》:细腻从容的“县城书写”
- 2017-08-02徐贵祥:文学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