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摹西海固生活史
原标题:描摹西海固生活史
作者:马晓雁
细读之下,《亲爱的人们》(湖南文艺出版社)对西海固地域生活史的描摹、对“新时期”到“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史的呈现等诸多方面均堪称史篇。尤其是作品对这一历史长河中农民心理发展变化轨迹的记录作出了富有社会与历史意义的贡献。就马金莲的小说创作而言,我认为该作品最显著的突破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首先是作家借助叙事的内在动能呈现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无论是马一山,还是马一山的三个儿女,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都随着叙事进程的变化在变化。其次是将人物性格放置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织构,从而反映乡村社会结构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变化。马家、牛家、李家,他们之间织构出的复杂的乡村社会网络,反映了一定的乡村社会结构。再次是人物性格的复杂化。尤以马一山这个人物形象为代表,愚昧而又狡黠,专制而又心存慈爱。最后是人物形象的寓言性。尽管《亲爱的人们》在人物塑造上主要遵从了乡村日常生活逻辑,但在马一山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品的最后动用了“作家权力”,让这个曾经狡黠的人在经历了命运的骤变后归于沉默,最终具有了黄土地精神的寓意。这是马金莲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最大的突破。
二是西海固作为审美形象的书写。在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的大历史背景下,西海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在写作进入成熟期的马金莲笔下,作品充分尊重西海固地域乡村民众的审美观,从他们的审美中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作为语言的艺术,马金莲在《亲爱的人们》中充分地呈现了西海固方言的表现力。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马金莲都没有回避西海固方言,而是着力发掘这一方言潜在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让小说语言活了起来,从而为小说语言打上了鲜明的马金莲的印记,也让西海固文学在语言的维度有了依据。总体上,马金莲笔下的西海固在《亲爱的人们》中显然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审美形象,被作家自信而自觉地书写、塑造。
三是西海固乡村发展史的细描。《亲爱的人们》在架构作品时不再囿于家庭内部,而是展现了从“新时期”到“新时代”这一历史过程中西海固乡村发展变化史。要展现这一恢宏的历史,必然是难度很大。但《亲爱的人们》在80万字的篇幅中,马金莲细描了这一历史进程中乡村的变化发展史。作品织构了“羊圈门”这一村庄,编织了马家、李家、牛家几大家族构成的基本人际网络,建构了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作品展开了“羊圈门”人的日常生活史,在生活史的细描中,西海固近半个世纪以来乡村的发展、农村社会各色人等的心理、思想观念的变化轨迹得到细腻呈现。
- 2024-08-12在寂静的空山中夜行
- 2024-08-07以空间意象拓展精神视野——读长篇小说《登春台》
- 2024-07-31青春旅程中的生命成长——读长篇小说《去老万玉家》
- 2024-07-15向波斯语读者呈现《论语》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