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守护敦煌石窟
原标题:此生守护敦煌石窟
作者:李浩强
敦煌,这个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古老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石窟艺术而闻名于世。而在这背后,有一位学者的贡献不容忽视,她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她是浙江杭州人,1938年出生于北京,长于上海,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敦煌学家。她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敦煌石窟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至今已逾半个世纪。
2023年是樊锦诗先生在敦煌莫高窟从事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的第60年,这期间敦煌石窟保护及敦煌研究院所承担的各项事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近日,樊先生的学术随笔集《敦煌石窟守护杂记》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了作为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的樊先生1963年至2023年撰写的关于敦煌石窟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的文章20余篇,在书中樊先生深入阐述了敦煌文化贯通中西、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涵,莫高窟科学保护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路径,并深情回忆了向达、季羡林、饶宗颐、常书鸿、段文杰、平山郁夫等心系敦煌学发展的先生在敦煌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成就及其与莫高窟的不解情缘,同时收录了部分序跋文章等,再现了作者毕生致力于石窟考古与保护研究工作的心路历程,融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
樊先生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更在石窟保护和管理实践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樊先生考古学科班出身,她深知石窟保护的重要性,认为保护石窟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在她的领导下,敦煌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石窟保护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石窟环境监测,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石窟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以确保石窟环境的稳定。石窟病害治理:针对敦煌石窟面临的风沙侵蚀和病害问题,带领团队研发了综合防治技术,显著改善了石窟的保护状况。石窟数字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石窟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复原,既为研究提供了便利,也为石窟的长远保护奠定了基础。
在石窟管理方面,樊先生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管理制度创新上,推动了敦煌研究院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了更为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流程,提高了石窟保护的效率和效果。人才培养上,樊先生一如既往地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奖学金、举办培训班、选送优秀员工出国深造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石窟保护和管理人才。国际合作上,樊先生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石窟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樊先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石窟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更在于她对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深远影响。学术贡献上,樊先生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敦煌学的研究领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社会影响上,樊先生的工作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促进了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参与。
樊先生在本书“后记”中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故此我把这本书称为《敦煌石窟守护杂记》。希望本书能为后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事业起到一点参考的作用。”话语平实而充满深情!樊先生这几十年是对敦煌石窟保护和管理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卓越贡献。她的工作不仅保护了敦煌石窟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更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树立了典范。樊先生等莫高窟人的工作精神和成就,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遗产保护者,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前行。
《敦煌石窟守护杂记》
樊锦诗 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24年6月出版
- 2024-09-11学后而知不足 ——读教师朱泓瑾《班级成长手记》
- 2024-09-02敦煌,如何被寻回?
- 2024-08-26《我家就住黄河边》新书发布
- 2024-08-23叶舟五本新书将亮相兰州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