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昌自传性遗著《只此一个郭宝昌》出版
原标题:郭宝昌自传性遗著《只此一个郭宝昌》出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著名导演郭宝昌身世奇特,经历坎坷,自幼被卖进同仁堂乐家的经历,最终成就了让他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大宅门》系列剧。但宅门里的兴衰恩怨并非他传奇经历的全部,近日,三联书店出版了郭宝昌的自传性遗著《只此一个郭宝昌》。

《只此一个郭宝昌》书封。三联书店供图
该书集齐郭宝昌尚未发表的散文遗作,收录挚友亲朋的纪念文章,还收录郭宝昌不同时期私家珍存照片,多数为首度公开。又以郭宝昌偏爱的“叛逆”藏书章特制藏书票一枚,附于扉页以为纪念。
郭宝昌擅长讲故事,他生前编导的影视剧的成功,就是证明。他讲故事的天赋同样体现在他的写作能力上——擅长用生动爽脆的京味儿口语写文章,每一个人物,都被他写得活灵活现地如在眼前。
这本《只此一个郭宝昌》里,有坚信崇高理想却在时代车轮倾轧中逐渐失去自我、最终落入骗钱陷阱的偏执挚友,朴实善良、血浓于水的亲生大哥,外表优雅美丽却在宅门里扭曲变形的小姐们,对他指引前途、影响一生的小学老师;还有他与梨园名宿交好、并拜名师学戏的故事,他与第五代电影导演共同经历的传奇……对时代、对命运、对人性的复杂体味和审视,都被他用一支擅长讲故事的妙笔写在书里。
一年前,郭宝昌骤然离世。谢飞导演在《忆老同学郭宝昌导演》中追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眼中的郭宝昌,对他的影视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甚至断言:“现在回头看来,在北京电影学院一九五六—一九六六年初创时期,招收的六届本科、近二百位导演学生中,可以称得上天才的就只有郭宝昌一位,他是个影视戏剧的天才。不是吗?”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