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热点资讯

人工智能视域下军事社科图书的出版

2024-11-20 11: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原标题:人工智能视域下军事社科图书的出版

  内容摘要

  ●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可谓一骑绝尘,通过适当借力,编辑可以快速分析大量的市场数据和读者反馈,进而在选题策划阶段作出更加精准的分析报告。

  ●传统的图书多是平面的,但人工智能介入之后,图书变得丰富且立体起来。

  ●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传递出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各行业也积极应对,以期借人工智能之力实现产业升级,在新的风口紧跟大势,努力迭代,不被时代淘汰。

  图书出版行业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本文拟通过考察我社军事社科、文艺类图书的出版,从选题策划,稿件的编、审、校加工到图书的内容编排、呈现方式和包装形式等层面来探讨人工智能的介入对图书出版工作在微观层面的实质影响。

  借力:选题和审校过程的借智助力

  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可谓一骑绝尘,通过适当借力,编辑可以快速分析大量的市场数据和读者反馈,进而在选题策划阶段作出更加精准的分析报告。

  例如,某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平台图书历史销售数据进行抓取,分析图书在不同渠道、不同地域的销售分布比例、销售折扣信息等,帮助编辑识别出图书在特定时间段、特定地区的销售情况,为选题策划提供第一手的重要情报。如我社编辑在分析一套古代女将军的出版市场时,通过借力该系统发现,以杨家将、穆桂英为代表的女将军系列图书,销量靠前的均为少年儿童版,成人版的杨家将故事集也是连环画题材市场表现更佳。这一报告无疑为编辑的下一步选题策划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性意见。

  在外版书引进过程中,对人工智能的借力也非常重要。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不仅大幅提升了翻译的效率,而且也极大地提升了译稿的质量。如果人工审核的工作做到位,可以大幅提升编辑、复审、终审、排版、校对等各个环节的效率,缩短整个出版周期。例如,我社编辑在收集、策划一套国外二战期间微观战史的图书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核查版权代理发来的英文稿件在内容体例结构、文字水平方面是否过关,书稿的意识导向是否正确等。对于英文非母语的编辑来说,能借力人工智能系统强大的翻译功能则如有天助,审查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人工智能在书稿的编、审、校过程中的助力作用更加明显。例如,某公司开发的在线审校系统,通过录入《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出版技术规范文件,并形成检索、查找、修改指令,人工智能审校系统就可以对书稿的标点符号、数字、参考文献进行一一检索,几分钟内就可以给出一份针对30万字稿件的监测报告和修改建议。该系统的2.0版本,还可以通过检索在线文献数据库、在线《新华字典》、术语在线、中华经典古籍库等,对书稿中的专有名词、引用文献等进行筛查。如在对我社即将出版的一套“中国古代兵书精要新解”书稿进行审校时,通过在中华经典古籍库检索“武经七书”等重要文献,可以核查书稿的引用是否正确,是否有丢字、漏字等,为编辑减少了大量核查文献的工作量。生成式AI可以较好地将编校人员从烦琐、具体的编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时间、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专业性的工作中去,推动编校工作由人工编校逐渐向人机协同编校转变。

  变通:传统出版转向新形态出版的通权达变

  传统的图书多是平面的,但人工智能介入之后,图书变得丰富且立体起来,一本表面平平无奇的书,通过二维码和3D眼镜,可以使读者看到音响、动画等多种呈现形式,甚至可以将一本教材演变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读者只需要借助智能手机、电脑,就可以全程自主学习。

  例如,某军事学院给学生编写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经典战例教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课件生成为类似网络游戏的界面,学生可以在内网环境下,在自己的终端设备上,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板块,如讲解四渡赤水战例时,作者设置了观看影视作品片段、纪录片片段、观看沙盘推演并配合AI解说、进入四渡赤水纪念馆的VR环境等,全方位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这一经典战例。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科普类、少儿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相对较早,穿戴式VR设备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隔阂,将一维阅读升级为多维阅读,为单调的知识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给读者带来超乎寻常的阅读乐趣,既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阅读体验需求,又增强了科普图书的传播效果。

  进化:AI推动的未来出版新质蜕变

  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首先是人工智能产品的版权界定问题。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对图书出版行业的版权保护提出了挑战,因为它可能侵害创作者的权益,同时对以版权收入作为主要来源的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国内所见的由AIGC创作的作品所引发的侵权案件的判例中,作品的版权大多被归属于AIGC的技术开发公司。如早在2020年,腾讯公司发起的一起诉讼中,法庭判定AI软件Dreamwriter生成的作品具有版权。但由于AI不是自然人和法人,因此版权归软件开发公司腾讯所有。因此,对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编辑需要谨慎使用,规避潜在的版权风险。笔者建议,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在人工智能提供创作思路的基础上,作者和编辑再进行二次加工,仅仅将人工智能作为启发者和工具来使用。

  其次是编辑要不断学习训练人工智能系统,让它能更好地为自己提供助力而不是被其绑架。目前,人工智能在绘图、翻译、审校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编辑要以自己的想法为主,通过设置详细的指导文本并限定规范动作来提高其使用效率。

  再次,出版社和出版行业要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产业革命正在发生,新技术、新应用的交叉融合所产生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出版行业要适当增加项目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在更新换代的浪潮中拥抱变化,共同促进出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国防工业出版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