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文学与科学交融的“新神话”
原标题:《奔月》以嫦娥视角讲述中国探月工程——一部文学与科学交融的“新神话”
以纪实性为创作内核、文学性为表达方式、科普性为风格基调,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奔月》是一部独特的科普文学作品。它以嫦娥为讲述人,回溯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历程。该书从中国传统的月文化切入,结合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通过对世界探月、中国探月各方面叙述,再现了中国探月筚路蓝缕终于取得巨大成就的探索之路,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简明的中国探月史。
《奔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贺颖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不是科学与文学物理意义上的整合,我们期望的是以文学的力量致敬科学,消弭读者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从“神话”入手的叙事视角
《奔月》这个选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的策划。
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别必亮一直提议鼓励科普创作、提升科学素养,并得到了中国科协的明确答复。他借聆听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科普讲座的契机,约请欧阳自远、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等参与《奔月》的创作出版,希望借助中国探月工程的故事,反映其背后的科学魅力与探索者的艰辛努力,从而开展科普教育,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探索兴趣。
接到《奔月》选题任务后,该书责任编辑、重庆出版社北京华章同人文学组主管王昌凤在调研中发现,市场上相关主题图书多从专业或传记角度撰写,少儿绘本则多从知识百科视角写作,缺少系统概括探月以及中国探月工程,适合大众阅读的中国探月史作品。“这就决定了这部作品的叙述重点和叙述视角,要结合科普与文学,关注知识的系统严谨和行文的生动有趣。”王昌凤说。
就“奔月”这一主题来说,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与中国的月文化。由叶梅推荐的作家、诗人、评论家贺颖,正是以其细腻文笔、充沛感情、敏锐视角契合了本书的风格。王昌凤和贺颖经过几次讨论,最终决定《奔月》将从“神话”入手,如果说“嫦娥奔月”是远古神话,那当代的探月工程便是科学家们创作的“新神话”。
叙事视角确定后,她们代入读者视角展开思考。“我们最想了解月亮的哪些方面?中国探月工程有哪些重要的人和事?探月工程的时间线和知识点有哪些?”围绕这些问题寻找相关资料和素材,确定全书大纲,从嫦娥初识探月、世界探月史、月亮之谜到中国探月起源及发展历程,基本确立了整个脉络。
播下神奇又宏大的科学种子
这是贺颖第一次以科学为主题书写文学文本。
“科学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如何用文学展现科学的魅力,成为本书创作最大的挑战和难点。”贺颖坦言。
历经多个创作方案,反复论证推敲,甚至推倒再重来,那段精疲力竭的写作过程,被贺颖形容为“像推着石头的西西弗斯”。
在3年多的创作过程之中,贺颖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办公室、家中,火车、地铁、公交车,上班、下班,子夜、拂晓,所有业余时间和场景都成了创作现场,灵感到来一切暂停,迅速开始记录,时间和空间没有了界限。凭借这种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使得《奔月》的创作得以顺利完成。
如果说中国探月工程是一部科学的英雄史诗,那么《奔月》就是以文学致敬科学的交响。
行文中,贺颖让自己“化身”为嫦娥,以女性作家柔软而又细腻的笔触,对我国航天事业意义重大、在非专业领域又鲜为人知的探月工程,进行系统的勾勒和梳理,兼具科普性、文学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满足了普通人对科技的热爱。在她的笔下,中国神奇博大的探月文化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在读者心中播下一颗神奇而宏大的科学的种子。
探索创新科普出版的发展思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公众对科学知识关注度的提高,科普图书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知识灌输性的科普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
不仅展示中国探月工程的历程和成就,还通过文学的方式为科学复魅,消弭读者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从这个角度来说,《奔月》的成功出版,也为科普图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探月热’的背后,既有国人自古以来对月亮寄予的美好情怀,也鲜明展现了公众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的关注。”在王昌凤看来,科普图书出版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包括叙述主题的创新、叙述方式的创新、装帧设计的创新等方面。面对处于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读者群体,科普图书还需要结合读者的兴趣和关注点进行创作,以更加前沿的形式进行出版创新,例如与国风、VR、社群、打卡等相结合,结合最新科技手段进行纸书之外的多元出版。
不可忽视的还有科普图书的“售后”服务。“我们不仅要把书做出来,更要注重让青少年去参与、去感受,转化为行动的力量。”王昌凤表示,出版单位要为青少年搭建与科学家、作者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家的精神和风采,从而激发他们投身科学的热情和动力。
- 2024-11-20为创造山乡巨变的奋斗者立传
- 2024-11-20朱德庸新书拆解“人生未爆弹”
- 2024-10-25一首可可西里的诗
- 2024-11-06小型媒体出版社的“独门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