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综合图书

在奉献中成长

2024-11-24 12:4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原标题:在奉献中成长

  远方的家确实很远,远在天边的崇山峻岭之中,远在边防的荒无人烟之地。

  写《远方的家》确实很难,难在人物几乎是与外界隔绝的状态,难在孩子是在另一种状态下的另一种成长。

  家是温暖、幸福、亲情与和谐的代名词。然而,当家以夫妻哨的形式出现时,家的含义里就融入了更多的国家使命、军人责任和职业担当。因此,远方陌生的家已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家,而是只有一家人的浓缩版军营。在夫妻哨里的孩子更有一番成长的烦恼和别样的童年。

  我曾到过全军多个通信夫妻哨了解工作,还曾一天徒步20多公里山路,追踪夫妻哨的夫妻巡线维护,通过亲眼看见和亲身体验,积累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素材,为我创作《远方的家》提供了真实的人物原型和丰富的细节来源。

  《远方的家》是一部描写我军通信夫妻哨的长篇儿童小说。小说中的一家三口:三级军士长、七号通信维护哨哨长刘开明,刚刚编入通信夫妻哨序列的妻子李玉兰,带着6岁的儿子小虎来到遥远的大山深处的家,从此开始了一家人的奉献与成长之旅。

  父母经常要爬高山、穿密林、涉河流、跨沟壑,历千险、经万难外出巡线维护。因为恶劣天气、地质灾难、动物破坏、人为损毁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光缆线路阻断,或者出现通信质量下降等问题,无论何时,他们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张排障抢通,经常通宵达旦。小说中刘开明的老哨长在抢通塌方中阻断的线路时,为救刘开明而壮烈牺牲,这都有活生生的原型。

  如果说小说中的军人和他的妻子综合了多个原型,那么那个6岁的孩子小虎,几乎完全取材自真实夫妻哨中的一个孩子。

  小说中的七号夫妻哨,只有一个6岁的男孩小虎,跟着父母翻山越岭,几十里巡线维护既是拖累,也有危险,留在家里他面对孤零零的哨所,没有一个小伙伴,也没有电视可看,因为大山深处根本没有信号。父母外出巡线维护和抢修的日日夜夜,小虎都在百无聊赖,惶恐不安中度过。父母不在的时候,哨所唯一的活物除了他讨厌的老鼠,大概就只有爸爸养的一只大公鸡了。于是,小虎决定跟这只公鸡做朋友,引发了不少童趣故事。

  这并非虚构的情节。我曾去过秦岭深处中的一个夫妻哨,依然是绝大多数夫妻哨的人员结构,一个孩子虎子,与小说的男孩小虎名字都差不多。现实中的虎子与小说中的小虎同岁,都是6岁,所面临的环境和情形也大致相同。爸爸妈妈巡线、维护和抢修时,虎子寂寞难熬,他就把爸爸养的一只大公鸡拴上一条腿,牵着它到哨所附近的山里遛,亲手从石头下、草丛中、树枝上找虫子喂它。鸡后来养成了习惯,都懒得自己刨土觅食,只吃虎子找来的现成美餐。

  小说中的小虎几乎原样借用了现实中虎子的故事,还有不少细节取材于这个孩子。正因为有了现实中鲜活的原型人物虎子,才有了小说中多彩的孩子形象小虎。

  我曾经在一个夫妻哨了解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妻的孩子从小目睹父母排除故障的工作。一次在重大通信保障任务期间,因为暴雨,一块塌方的巨石将光缆井的井盖重压变形,父母无法进入光缆井排除故障,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这个孩子利用自己的身材优势,代替父母钻进光缆井,排除了故障。我把这情节嫁接在小虎身上,给小虎设定了一个成长的高光时刻,他不仅仅是帮父母做了一件事情,而是替父母完成了一个使命,这种喜悦和自豪激荡他的童心,也照亮了他的未来。

  夫妻哨里的孩子因为父母肩负的特殊使命,在奉献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当孤独和单调成为孩子的常态,必然要牺牲许多童年的快乐和生活的色彩,必然会增加成长的苦痛和心灵的滋养,让这部儿童小说也多了一层书写的价值和阅读的意义。

  《远方的家》

  曾有情 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4年9月出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