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热点资讯

《中国工人》: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2024-12-16 10: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原标题:1924—2024庆祝杂志创刊一百周年

  《中国工人》: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中国工人》,肩负着启蒙工人思想、指导工人运动的时代使命。自此开始的100年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但《中国工人》杂志始终不忘初心,与广大劳动者共同见证时代、创造时代。

  自互联网勃兴发展以来,新媒体日益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提出全新挑战。2016年12月,全国总工会党组决定,《中国工人》改由中国工人出版社主办,主管单位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随着主办单位的更迭,工作团队的重组,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国工人》迎来新征程上的使命实践。

  让中国工人看见潮水流动的方向

  2017年10月,《中国工人》推出改版试刊,征求职工读者的意见。深度报道《工人迭代》开篇直言,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驱动的传统制造模式,正被工业机器人改写,智能化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工人自身也需要迭代式提升素质。

  在发出劳动者提升素质应对冲击的预警的同时,《中国工人》同样没有忘记维护劳动者权益,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加紧出台政策,为那些被“机器换人”替代的工人规划未来的出路,使他们最终能够端起新的“饭碗”。

  2018年1月,《中国工人》推出此次改版后的第1期。全国总工会领导同志为《中国工人》撰写的改刊词说: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工人》坚持什么样的初心,往哪出发?在新一次改版之际,我们愿重申这份刊物1924年创办时的初衷,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中国工人》这一次改版的年份,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第40个年头。党的十八大开启的新时代,正在书写中国发展进步的壮丽史诗。时代浪潮的巨幕上,是每一位奋力奔跑的劳动者勾勒出的斑驳光影。对《中国工人》而言,就需要站在时代的潮头去瞭望和表达,让中国工人看见潮水流动的方向。

  2018年12月,《中国工人》以16页的篇幅推出深度报道《改革时间——我们和我们的时代》。在纵跨40年的时间轴线里,这篇报道撷取了众多可以被触摸和感知的历史细节,描绘了中国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年代的贡献与成长——

  40年改革开放,就这样改变着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奋斗的样子,我们散发职业魅力的瞬间,我们闪耀人性光辉的时刻,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印记。所有的细节汇聚起来,融合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成为中国故事足以打动人心的情节。

  这是影响中国未来的改革时间,已经开始,永不结束。

  2019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工人》推出深度报道《工人议政简史——民主的细节和劳动者的力量》,从追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人身份代表开始,刻画了孟泰、马恒昌、马万水、马六孩、梁军、胡小燕、康厚明、朱雪芹、李斌、许振超等一线劳动者走上共和国议政殿堂的历史进程。文章写道: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平衡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直接关联发展与稳定的大局。让底层利益诉求得到公平表达的机会,是社会公正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体现,工人议政则是中国民主政治不同群体充分实现利益表达的生动缩影。

  6个月后,《中国工人》以《我们为什么爱祖国——1949—2019:70位中国工人的家国记忆》为题,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刊。当期刊首语说:

  这份专刊是我们献给祖国的一份小小礼物。它是在时光的隧道里,撷取的家国故事片段;它是对一个阶级的奉献,给予的小小纪念。家是国的微缩,国是家的放大。中国工人的家国记忆里,家国相依,缔造奇迹。中国工人的家国故事里,写满了平凡与伟大的辩证,一瞬与永恒的哲学。

  同期刊出的编辑部署名文章《在最好的时代,爱我们的祖国》,没有忘记致敬这份红色工人刊物的前辈——

  95年前,一群充满理想与激情的革命者,在阴云密布的战乱年代,创办了《中国工人》。这份印刷粗陋的红色杂志,描绘着他们的梦想,描绘着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时代。

  时光荏苒,我们来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对历史的最大致敬,就是创造更灿烂的未来;对前辈的最好纪念,就是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书写“可爱中国”的最新篇章。

  《中国工人》的这一期“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刊,入选中宣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刊主题宣传引导资助项目,成为面向亿万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展现中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的经典案例。

  为了每一位劳动者都能被温柔以待

  《中国工人》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每年的2月7日,也就是毛泽东在1940年撰写《〈中国工人〉发刊词》的日子,整个团队都要集体重温《中国工人》历史展,由最年轻的成员为大家讲述《中国工人》的历史。

  正是在这些敬重初心的仪式感中,《中国工人》立志做一本及时传递党和工会组织关爱、服务职工的刊物,做一本坚守劳动情怀、记录劳动梦想的刊物,做一本与中国工人阶级相濡以沫的刊物。

  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优秀技术工人是时代的精英,毫无疑问要成为《中国工人》的主角。《中国工人》在内容、形式、手段等多个层面实现创新,从全新的视角去呈现职工读者愿意接纳的“平民英雄”。

  2022年8月,《中国工人》开始推出《中国工人蓝沙发》栏目。在这本红色工人刊物近百年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尝试融合纸刊和影像的大型人物报道。编辑记者化身主持人,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优秀技术工人走进直播间,在聚光灯下分享人生经历和成功密码。这些访谈的内容整理刊发在《中国工人》后,职工读者还可以扫码观看访谈视频,实现了见人见事、有形有声的传播效果。

  第一个受邀出现在《中国工人蓝沙发》的是全国劳动模范巨晓林。走进直播间时,他带来厚厚一沓工作笔记和学习笔记,穿插有不少创新灵感骤然迸发时记下的简笔画草稿。《中国工人》后来刊出的报道中,细心地描绘了这个细节。

  2023年8月20日,中国工人微信公众号发文《思念您的第100天!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悄悄走了》,第一时间向全国报道了全国劳动模范田桂英去世的消息,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业艰辛的人们不禁为之唏嘘。

  1950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20岁的田桂英成为最早一批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妇女的“火车头”。当年,田桂英与《中国工人》结缘,她在驾驶室里的工作照和火车出车典礼的场景,两次登上了《中国工人画刊》。

  2022年8月,《中国工人》记者专程赶到沈阳采访,田桂英在72年后又一次成为《中国工人》的主人公。采访结束之际,她握住记者的手说:“谢谢你们来,谢谢你们记得我。”彼时,《中国工人》和田桂英约定,“我们明年一定再来看望您!”然而,这个约定再也没有机会实现了。

  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这是《中国工人》改版时的立意和主张。

  从爱写诗的环卫工人到爱弹琴的建筑工人,从流水线上的“00后”到辗转南方谋生求职的打工女孩,再到用视频博客记录生活的外卖小哥,《中国工人》让越来越多有理想、会生活的中国工人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这种聚焦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命运的报道,让个体的境遇成为时代的注脚,显示出《中国工人》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对于无名之辈劳动生活状况的记录,让整个社会看见了水面之下的庞大群体。

  《中国工人》坚持认为,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被温柔以待,不仅要展现他们的生活和理想,同时还要推动整个社会给予更多关心关爱。2020年4月,互联网上的一篇热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发广泛争议,《中国工人》刊首语随后发声,刊出《算法时代的劳动焦虑》。文章说:

  84年前,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在他的代表作《摩登时代》中,以黑色幽默的形式展现了工业初时代的工人生活……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转化过程中、平台经济浪潮下外卖骑手的困境,几乎就是当年流水线工人无奈挣扎的翻版重演。

  尽管舆论场里热闹非凡,骑手与平台,这场数字时代的劳动博弈,胜败结果显然毫无悬念。但是,在席卷社会生活的信息时代大潮里,如果无人能够解救“困在系统里”的劳动者,我们奋力奔跑的目的和意义又在哪里?

  殊为难得的是,《中国工人》始终保持敢于“为工发声”的勇气。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骤然肆虐的时候,火线亮相的《中国工人社评》栏目,连续刊出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战斗性的评论,为疫情困境下的普通劳动者鼓与呼。

  2020年2月8日,中国工人社评《黎明前倒下的牺牲者不应只是“工伤”,我们还有〈烈士褒扬条例〉》发出,呼吁要向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勇敢者表达出更多的敬重和怀念。社评说,牺牲者已经在黎明前倒下了,告别了他们曾经深深热爱的生活。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对于所有在抗疫战斗中抢救、保护公民生命牺牲的人,我们都应该想到《烈士褒扬条例》的存在。

  从《为上班的人提供口罩,劳动者的勇敢不能在空气中裸奔》到《为了下一个生死关头还能有人挺身而出,中国社会需要这样去做》,再到《疫情防控仍然十万火急,但不是继续非理性停工的借口》,这些中国工人社评通过中国工人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随后安排在2020年《中国工人》第2期刊用,有效起到了引领舆论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跟上时代之变和技术之变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开始受到挑战。《中国工人》只有跟上时代之变和技术之变,敢于踏入新技术、新渠道、新形态的“传播蓝海”,才能让这份红色工人刊物永葆初心。

  为加快数字化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工人》投资成立了中慧智工(北京)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技术能力建设,为融合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020年2月3日下午,正值新冠疫情肆虐中国的时刻,中国工人微信公众号紧急发布特制音频《新型冠状病毒职工防护知识50问》。这是《中国工人》第一次以新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发布数字产品,不到两个小时便出现了10万+的阅读量,成为运用新技术、新渠道、新形态践行办刊宗旨的起点。

  2021年4月28日,《中国工人》第一次运用3D技术,复刻全国百名劳模图片展,将315幅图片、15件珍贵实物和经典视频资料永远“展出”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中。也由此开启了沉浸式线上场景建设的新业态。

  2022年4月27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展区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展示1300多项职工创新成果。然而,由于全国各地新冠病例接连出现,主办单位决定采用“互联网+展会”的新模式,领导同志在北京远程线上巡馆,全国各地职工在“云端”线上观展。

  这是中国工会第一次“云上办展”,《中国工人》受命承担远程巡馆制作和3D—VR线上云展馆建设。

  4月27日,北京。开幕式主会场内,从银针锦绣到大国重器,实物和模型以裸眼VR的形态迎面而来。通过3块超清巨幕270度环绕视角播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等领导同志远程查看深圳各展区。

  3D-VR线上云展馆的建设,从大会交流区实景搭建完成到3D-VR线上云展馆上线,中间仅有3天时间,可谓一场争分夺秒之战。大会举办的3天时间里,云展馆访问人次达到485万,网友评论34万条,点赞3172万次。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大型活动,这在工会系统还是第一次。《中国工人》克服建设时间紧、新开发功能多、参展内容变动频繁的困难,上百个工作事项交错进行,积累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新案例。

  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闭幕20小时后,《中国工人》牵头制作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平台在电子书屋、“技能强国”和“学习强会”同步上线,构建起随时学、随地学、自主学、互动学的完整“云端”学习生态。

  此后,《中国工人》全程直播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首次实现50小时不间断播出,同步承担10余个地方工会直播活动。

  2023年6月21日,全国总工会机关举办第二期工会大讲堂。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徐留平强调,要改变传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工会数字化建设。

  3个月后,在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指导下,《中国工人》承建的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途”小程序上线,首期实现28个红色工运展馆的“云开放”,成为中国工会打造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互联网平台与产品的新尝试,全面检验了《中国工人》数字化领域的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能力。上线5个月,“工途”小程序访问人次已经超过2亿。

  实现融合发展,离不开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2023年,《中国工人》“AI与工会应用创新工作室”成立,尝试人工智能在工作全流程的应用,孵化“AI小天”虚拟人应用于平台建设,开启数智化赋能百年红刊的探索。

  基于学术研究的成果,从1924年开始出版的《中国工人》全部完成了数字转化,特别是对1924年至1941年期间的繁体竖排文字的错漏逐一进行核定,最终开发上线《中国工人》历史文献典藏数据库。

  今天的《中国工人》,已经拥有一支具备纸数融合能力的年轻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多次入选全国期刊重点选题资助项目、“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和中国精品期刊展,期刊发行量、社会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杂志社采编团队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要求,切实在内容生产中坚持弘扬正能量,用心、用力、用情讲好中国工人故事。

  2021年起,《中国工人》的编辑记者走向全国各地,忠实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间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时期,向一线职工朋友们问生计、讲政策、话前程的生动故事,并陆续在《中国工人》刊出。

  在《中国工人》迎来创刊100周年之际,25组普通劳动者的访谈终于汇成一部厚重的书稿,全方位刻画出习近平总书记情倾一线工人,时时问生计冷暖、事事察民情民愿、处处鼓奋斗之志的温暖场景,也将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领袖风范的优秀读物。

  革命需要舆论,舆论需要宣传。

  《中国工人》的初心,始终坚定,从未改变。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

  每一年,《中国工人》总会有人回到延安,回到杨家岭上的《中国工人》编辑部旧址,重温从1924年开始的出版历程,向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让自己的根基永远深植在中国工人阶级的丰沃土壤。

  一本刊物,一个阶级,一个时代。

  行程万里,而青衿之志愈坚。

  新百年,新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