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入乐:以灵动旋律激活诗词韵味
原标题:吟诗入乐:以灵动旋律激活诗词韵味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
近期,一台名为“时间的诗意”跨界融合诗词作品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演奏者将古与今、诗与歌融于一体,以舞蹈、独唱、民乐等方式演绎出意象丰富的乐章。
“吟诗入乐”并不罕见。《但愿人长久》《琵琶行》等古诗词近些年都被改编成歌曲。这些改编歌曲将经典与时尚嫁接,让传承与创新兼具,为“老古董”拂去尘埃,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有益探索。
“诗”与“歌”自古就有渊源。《诗经》中的《国风》就收录了众多民歌民谣。那些来自远古时代的生活现场、生命形态沉淀为集体智慧,并转化为诸多极富地域特色的乐调,最终在时光淘洗中流传下来,成为我国诗歌的重要源头。古人传承唐诗宋词,也经常借用音乐方式。比如,梨园子弟传唱王之涣的《凉州词》,成就了一段“旗亭画壁”的旧事;柳永的词作也因融入市井,在勾栏瓦肆间为人争相吟咏并成为播之久远的风尚。由此看,诗词与歌曲,在艺术形式、内蕴表达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由诗改乐,有其存在的历史基础。
将古代诗词作品改编成现代音乐作品,需要将现代人的情感诉求与古人的艺术表达形式融会贯通、有机衔接,以更生动、更具烟火气的方式展现古今交融。比如,浙江嘉善曾举办以诗歌改编歌曲为主要内容的音乐节,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艺术团队和表演者,通过舞蹈、朗诵、民乐等表达方式将唐诗宋词之古韵与现代艺术之魅力紧密融合,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享受。
当然,我们也看到,为吸引眼球或附庸风雅,一些盲目迎合“新潮”的改编方式也层出不穷。实际上,引入摇滚、街舞元素不等于别出心裁,靠标新立异引来的流量也未必就能成为“留量”。因此,好的改编歌曲,不仅要尊重诗词原有内涵,还要符合现代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创作者既要对诗词内容有独特理解,又要对乐曲的节奏、曲调、演唱方式有深刻见解。将二者融会贯通,并准确把握有效转化的关键,才能以灵动的旋律激活诗词的韵味,进而唤醒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18日 13版)
- 2024-12-19历书的“变”与“不变”
- 2024-12-19书评|读王新军《新火试方言》:如此熨帖,如此亲切
- 2024-12-19周瑄璞:写作,便是在亲近故乡 完成着另一种还乡
- 2024-12-18《留学的孩子》探秘异国求学心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