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丨两千年前的 “高原红”
原标题:两千年前的 “高原红”
骆驼城汉墓出土的木俑
两千年前,西北高原上就有了“高原红”。证据很奇特,来自一件丝绸之路出土的木俑。
这个木俑,打扮着一副明星相:她双手执礼,头发结为三环髻。工匠们只是简单地雕刻出了木俑的大体形状。然后用墨线勾勒出了眉、眼、鼻,用红色装饰出鼻梁、嘴唇、脸颊;又用红黑两色绘制出衣服。
木俑身着交领长裙,衣领较低,露出饰红边的内裙衣领,外裙衣领饰黑边,上半部施红色条状纹饰,钩黑边;下半部涂红彩,上绘黑色条带。寥寥几笔就出神入化,把一个汉代侍女,装点成了具有现代明星气派的“明星”。
木俑出自于河西走廊的高台县骆驼城汉墓。骆驼城,在距离高台县城20多公里的戈壁滩上,古城武威雄壮,苍茫古朴,带着千里丝路的气韵。骆驼城建造规模宏大,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保存较完整的汉、唐古城之一。
这座古城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最初是东汉酒泉郡表是县所在地。这个表是县,是个很古老的县城,也是河西走廊地区最早的县级建制之一。公元180年,西汉的酒泉郡表是县县城遭遇大地震,表是县城及官寺、民舍皆被震毁,就连地下的泉水都涌出地面。地震后,人们另外选择地方,重筑了县城,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骆驼城的前身。
木俑的颧骨位置涂着红色的斑块,异常鲜艳,也异常显眼,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汉代“高原红”。
高原红因高海拔地区的特殊环境所导致,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细胞缺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颧骨部位就成了“高原红”。故而,高原上人出门都用头巾裹着脸,就是为了保护皮肤,以免皮肤直接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尽量减少高原红的出现。
可见,在两千年前“高原红”已经成为西北高原上的一道风景。
文/图 王文元
相关新闻
- 2020-01-09曹操喜欢,王羲之学他 甘肃大书法家梁鹄就是这么牛
- 2020-01-062020长沙新年音乐会上演:中外名曲迎新贺岁
- 2020-01-06江西发现五代滩头窑遗址 出土瓷器数量达三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