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原标题:【民俗风情】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在唐朝之前,人们因寒食节与清明节仅相隔一两天,往往同时过节,所以清明节亦称寒食节。唐朝之后,寒食节就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鲜有人延续寒食这项习俗。
寒食节的起源,记载于《左传》。关于清明节的真正缘起,历来众说纷纭,只有介子推的故事流传得最普遍。
从表扬介子推的忠义和气节,到后来注入更多的深层内涵,寒食清明的人文精神色彩浓烈,经千百年时间发酵,成为崇尚高洁、自尊自责、常怀感恩的道德追求。虽然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及至遗忘,但盛唐时代却极为重视寒食节的意义,还有数量可观的唐诗为证。这一段已被取代的民俗,蕴含忠贞、刚毅、隐忍、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宽容、自省、悔改、感恩以及知恩图报的民族精神和情感。
清明节每年以阳历4月4日或4月5日为准。农历除了有十二个月,还有廿四节气,就是将阳历的365天,划分为24个阶段,“清明”是其中一个节气,所以每年固定落在阳历4月4日或5日,另一个节气“冬至”也是同样原因。
至于清明何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原因和气候有关。廿四节气里的“清明”是在冬至之后的105天,“清”是百草重生翠绿一片的景象,“明”是春光明媚风景好之意。
冬天之后的初春,气候还是有点寒冷,到了清明时节,亦即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是气节转暖的时候,百花齐放,候鸟回归,大地生机蓬勃,象征大自然万物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环境,后来就渐渐将这一天定为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朝之前,清明节也是女性“踏青”的日子。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上古时候,仲春月是“男女相会”日,可以自由恋爱的日子。汉代之后,每年春天三月初上巳节,则是少女们可从闺房中暂时解放,出街外游的日子。唐代时,上巳和清明渐合为一体,虽然春天出游并不一定要在清明,但气候回暖的清明却最适合出游,踏青也渐渐成风。
《晋书》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就会出外踏青。宋代文风盛行,文人墨客更在春游踏青时留下不少名诗丽章。
后来,由于礼教越来越严格,自由恋爱的时代告终,踏青不再是女士春游的日子,而是结合礼教意识,人们到郊外扫墓祭祖的日子。后来的宗祠及会馆等社团组织,也是利用这样的节气时机,举行春祭。
无论时代演变,岁月变迁,清明自被固定为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就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质,成为提倡“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内涵的媒介和载体,华夏民族借扫墓、上坟和祭祖等仪式,提醒后人不要忘本。《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种对祖先崇敬,家族团聚的方式,也形成一种祖先信仰,沿承至今,更成为加强家庭伦理观,巩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仪式。
在清明这个民俗漫长的传承过程,还穿插一段“插柳”的过去。“插柳”是唐代时期在一些地区流传的一种风俗。根据《岁时记》记载:“唐朝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而唐人段成式《酉观杂俎》则说,唐中宗在农历三月三赐侍臣柳圈,以免染毒。
民间还有流传一段客籍谚语“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又说“清明要戴青,免得鸟蝇遮眼睛”。
此外,在以前医药未发达的年代,清明节也是保健日,中国各地流行以花草洗浴,或在清明时节吃草药、采草药。
相关新闻
- 2020-04-02辽宁大连一小学生创作《苔花》致敬抗疫普通人
- 2020-04-02筑牢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 2020-04-02思想纵横:慎终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