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绿皮书:“后旅游扶贫”时代呈现四大趋势
原标题:旅游绿皮书:“后旅游扶贫”时代呈现四大趋势
2020年4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线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撰稿人李燕琴等指出,我国旅游减贫从自然减贫到发展驱动式减贫,再到精准减贫,开拓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中国旅游减贫模式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强调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政府领导兼顾村寨内部力量整合与社会外部力量参与,企业运行涵括直接经营运作与间接责任帮扶。中国发展经验表明,旅游减贫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在注重区域发展差异的同时,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发与保护结合、扶贫与扶智融合。绿皮书指出,展望2020年的“后旅游扶贫”时代,有几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在绝对贫困消除的同时常常出现相对贫困扩大的情况,更大的贫富差距使村民幸福感降低,因此,共同富裕是扶贫中必须要遵循的准则,缩小贫富差距是未来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目标。二是从经济减贫到多维减贫。在经济收入之外,“多维贫困指数”还将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纳入考量,以判断个人和家庭是否处于贫困状态,考察指标包括健康状况、工作质量,以及是否面临暴力威胁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新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对旅游减贫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从以经济为主转向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多措并举。三是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关怀。中国减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行动,带有宏大叙事之特征。2019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迪弗洛(Esther Duflo)和哈佛大学教授克雷默(Michael Kremer)——提出了一种田野实验的新方法,将减贫这个宏大的问题分解成个人或群体层面上更小、更容易处理、更精确的问题,然后通过实地实验来寻找答案。对于“贫穷的深层、相互关联的根源”的理解,无疑有利于对微观个体的关怀,有利于乡村美好生活的实现,有利于促进减贫的精细化。四是从实践创新到理论探究。无论是中国减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还是每年1000多万人口的年度减贫速率,都可谓奇迹,而旅游业两成左右的贡献,也在世界旅游减贫史上一枝独秀。2020年之后,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强调的,中国继续推出系统性的社会计划,减少除极端贫困之外的贫困,不仅将发展作为优先目标,而且努力实现社会平等,将现代社会的便利惠及每一个人。这无疑需要实践的创新,中国也正努力从扶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转型。此外,鉴于如此丰富的实践积累,下一阶段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探究减贫理论,这既有利于指导中国新的乡村发展实践,也有利于从中国模式凝练可贡献于世界减贫事业的有效经验。
旅游扶贫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柔性”的操作。我们需要认识到扶贫的社会目标是要“打破社会生态的贫困平衡,构建富足平衡”,充分理解扶贫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认识到扶贫的个人目标是“从低物质均衡的原生幸福到高物质均衡的次生幸福”,在逐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扶贫速度与效果的平衡。对扶贫短期速度的追求应当让位于长期的效果,治贫过程的精确管理应当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如果说扶贫过程是贫困群体走向现代化的过程,那么以怎样的速度走向现代化应该由当地人决定,一个当地人可以接受的现代化速度是一种更可持续的扶贫保证。因此,在扶贫进程中,居民满意度应当被监测,以便适时地调控发展速度,适应居民的承受能力,彰显治贫的“柔性”。
相关新闻
- 2020-04-21旅游绿皮书:发布十大热点 解析疫情下的中国旅游
- 2020-04-21疫情结束后旅游业会报复性反弹?需理性看待
- 2020-04-21中小旅游企业面临较大生存考验 加强市场引导
- 2020-04-21若疫情不反复 旅游类公司全年营收影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