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亩绿色长城传承红色记忆——高台县以红色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记事
原标题:6万亩绿色长城传承红色记忆 ——高台县以红色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记事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何成军
在高台县黑泉镇北部戈壁上,一个占地6万亩的河西长征文化体验景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在“植绿”的表象下,它更重要的使命是承载“红色”基因,走出一条集历史文化、绿色生态、研学旅行、美丽乡村、民俗特色为一体的旅游新路径,使红色文化成为高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植“新绿”
这几年,高台县黑泉镇的村民们见证了九坝滩上的新变化。
2017年,当第一台推土机开始在那里施工时,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北部风沙口那片戈壁会被打造成一个绿植风景带,更想不到这些会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三年过去了,如今的八坝、九坝、十坝滩上,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昔日沙尘飞扬的戈壁滩已被浓浓的“彩妆”覆盖,海棠、蟠桃、油桃、鸡心果、中华红叶杨、胡杨等各类景观树将荒滩装扮得色彩斑斓。
以前的这里,可是数公里见不到一丝绿色,春秋时节更是风起沙扬,遍地苍凉。
肖飞,龙樟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常年在酒泉市金塔县经商的他,见证了金塔胡杨林风景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便决心在高台县黑泉镇的6万亩戈壁上做一篇文章。
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想在这里投资发展生态观光产业,将“金塔模式”复制过来,打造一个黑河沙漠胡杨景区,设计规模最多7000亩。
可后来,肖飞的“绿色”规划碰上了高台县的“红色”规划。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视察并亲临高台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并嘱托 “这是一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一定把她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高台县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加快培育壮大红色旅游产业,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遵循。
2019年11月,高台县出台《关于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的工作方案》,黑河沙漠胡杨景区被升级为河西长征文化体验景区。
至此,肖飞的舞台变大了。他又将黑泉镇八坝、九坝两个村的1.9万亩集体林地流转过来,建成了占地1.3万亩的绿洲戈壁农林观赏区及采摘园。今年,这里就能欣赏到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漫山红叶的美景了。
起“旧城”
5月19日,位于九坝滩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高台场景复原项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再有几个月,微缩版上世纪30年代的高台县城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西路军血战高台场景复原项目占地120亩,位处肖飞的农林观光区内,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肖飞干脆自己投资把这个项目接了下来。
今年8月项目完工后,将在第四季度开机拍摄电影《血战高台》。电影拍摄完成之后,该项目将作为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运营,进一步丰富高台县红色文化内涵,助推当地全域旅游发展。
“在设计之初,就把这一项目当做一个影视城来打造,可以拍摄民国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年代剧。”高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闫志告诉记者,高台县正以红西路军纪念馆提质升级为核心,倾力打造建设西路军高台干部培训学院、红色记忆主题公园、国防教育科普园、血战高台场景复原、红色旅游小镇、红色体验精品景区、红色会展中心、祁连红葡萄小镇为主要内容的“1+8”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形成红色文化旅游大景区。
除了“穿红军衣、听红军史、走红军路、绕红军林、吃红军饭、参观红军遗迹、体验红军生活、弘扬红军精神”的主题旅游之外,还要跳出“红色”去发展“红色”,建设一批红绿、红古、红学相结合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如把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绿色生态、研学旅行、美丽乡村、民俗特色结合起来,吸引更多游客来高旅游。
而由肖飞参与的河西长征文化体验景区和西路军血战高台场景复原项目正是这一目标的有力践行。
今后这里将会变成高台面向全国的一个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研学基地,可以针对青少年、社会各界党政、企事业单位进行主题教育、线路体验以及户外拓展培训等活动。
新长征
如今,肖飞已经在这片戈壁上栽下了180多个种类将近2000万棵树。景区规划6万亩,现在绿化面积2万亩,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已经投入3.7亿元还没有见到效益,肖飞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戈壁上造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一不可,否则很难无限期投入下去。”因此,在栽植红叶杨、黄叶杨等景观树种的同时,也栽下了鸡心果、红肉苹果经济林。在肖飞看来,无论是观赏林还是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一定要体现出其经济价值来。
闫志告诉记者,黑河北岸沿线农村产出的辣椒品质极好,做成的蒜蓉辣椒酱远近闻名。肖飞正在和附近村子的合作社成立一个辣椒厂,辣椒厂就设在这个景区内,作为景区的一个产业,开发成旅游产品让游客去品尝、购买。
“随着产量和销售量的增加,辣椒产业将辐射到周边其他乡镇,把整个黑河沿岸全部带动起来。”闫志认为,随着产业的拓展,这里将会形成工业、农业、旅游、文化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同时,景区建成后,会吸纳周边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这一点也得到了肖飞的证实。他告诉记者,现在常年在这里固定务工的有40多人,打零工一年的用工量在1000人左右,去年仅人工工资就发了400多万元。尤其是春季植树造林时,每天的用工量在2000人左右,附近农村的劳动力远远不够,还要从临泽、金塔等地去招募,工资都是日结的,每天支付人工工资都在10万元左右。
相关新闻
- 2020-06-12兰州市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 2020-06-08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 2020-06-08学苑论衡:彰显公共管理学的时代特色
- 2020-06-08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国际关系学科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