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全力打造“露天长城博物馆”
原标题:山丹全力打造“露天长城博物馆”
长城烽燧修缮(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翟继宗
汉明长城(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吉祥
中国甘肃网12月2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通讯员 翟继宗)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明长城山丹段入围。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县,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境内长城365公里,其中汉长城94公里、明长城271公里,有烽燧160座、关堡14座,有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黄土版筑长城,被国内外长城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山丹县境内长城分两类:一为汉长城,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2000多年。呈东西走向,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二为明长城,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现存明长城墙体全长近90公里。
2006年,汉明长城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丹县也被确定为长城保护试点县。山丹县将长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成立了长城文物保护所,组建了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并在长城沿线乡镇成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聘请了84名业余长城文保员,开展长城巡查,保障长城安全。
2011年至2019年,山丹县先后完成了境内明长城新河段、丰城堡段等工程,长城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山丹县积极抢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历史机遇,深入挖掘长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精神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以融合打造山丹长城风景道示范段为基点,全面做好长城区域文物保护、生态治理、产业培育、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五篇文章,以旅游驱动县域内长城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新闻
- 2020-12-02子午岭,陇东陕北的分界线竟是这样美!
- 2020-12-01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公布 景泰明长城索桥堡段榜上有名
- 2020-12-01福州市民今冬游定西可享八折优惠
- 2020-11-301至10月 临夏旅游综合收入5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