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亚文化之都敦煌,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原标题:看飞天轻舞听梵音轻弹 拥鸣沙月泉品千年之恋
在东亚文化之都敦煌,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首席记者 田蹊 摄
“莫高窟前岩泉的冰河刚刚化冻,三月间和暖的春风和炽热的阳光,匆匆地把树上的榆钱和地面的苜蓿首先在灰黄的砂岩间点缀出嫩绿的新芽。接着,在杏树和梨树的枝头,也迫不及待地开放出与枯枝很不相称的艳丽的鲜花。”“蜜蜂和小鸟的鸣声与树荫路旁水渠中的青蛙的叫声,把静静的千佛洞弄得有点闹意。于是莫高窟前千百枝的白杨和垂柳,一直到银灰色的沙枣,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中迅速换上了嫩绿的新装;于是长满在岩泉的沙滩边的马兰和红柳也开出了花朵……”这是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一段有关敦煌春天的文字。
春风不度玉门关,但在常先生的笔下,敦煌的春天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个讯息,一种气质。敦煌独特的魅力依旧吸引着八方来客,在朗润高远的晴空白云之下,任莫高窟檐角铁马叮当在心头鸣响。
这个春天,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开幕式将在敦煌举办,在此之际,《兰州晨报旅游周刊》记者带您提前走进敦煌,于三危山下宕泉河畔,看飞天轻舞、听梵音轻弹;徜徉杏花海,拥鸣沙月泉品千年之恋;在玉门关聆听当年商队的驼铃和着大漠的低吟;行驶在茫茫戈壁,感受震撼人心的苍凉与悲怆……
A 游
三危山下徜徉佛国圣境
这座跨越1600余年,汇集十余个朝代工匠智慧的世界文化遗产宝库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山,俗称千佛洞,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连续开凿时间最长、现存洞窟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佛教石窟建筑群,被东西方学者认定为欧亚大陆最伟大的艺术宝库。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几大文明的交汇点,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带动了经济的交往,使得丝绸之路成为一条繁荣之路。
游客可登录莫高窟参观预约网(www.mgk.org.cn)或关注“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微信公众号购买莫高窟门票。4月1日起,莫高窟执行2021年旅游旺季门票政策,敦煌研究院结合文物保护及游客参观需求适时启动应急参观模式应对超大客流,应急门票执行单日限额发售制度(12000张/日)。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为参观莫高窟的第一站,游客可按照预约场次时间提前30分钟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抵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办理换取票业务。在这里,通过《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两部以莫高窟历史文化为背景,时长20分钟的主题电影,让你在进入洞窟之前,就能与敦煌莫高窟进行全方位、近距离的亲密接触。随后,可乘坐往返莫高窟与数字展示中心的车辆,实地进入洞窟参观,徜徉佛国圣境。
鸣沙山月牙泉 感受广阔大漠
鸣沙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绵延40公里,南北最宽处可达20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最适合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游览。在鸣沙山深处,有位犹如戴着盖头略显羞涩的新娘,它就是月牙泉。
有人说,鸣沙山和月牙泉像一对孪生兄妹,而我却觉得他们像一对情人相依相偎,沙山挺拔伟岸,月泉安静灵秀,几千年来,不离不弃,这是爱情最美好的见证。在月牙泉骑骆驼、滑沙、驾驶沙漠卡丁车、跳伞、沙浴、沙疗,都将使你与鸣沙山月牙泉来一次彻底的亲密接触,尤其是坐在沙山上,赏大漠日落,感受大漠独有的苍凉与广阔。
近日,鸣沙山下千亩杏花次第开放,形成了一片粉红的花海,以“漠上花开·春润敦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在鸣沙山下踏青赏花,寻觅敦煌大漠春色,岂不乐哉?
B 看
《又见敦煌》:一眼千年
在通往莫高窟的路上,有一座被誉为“沙漠中的一滴水”的蓝色下沉式建筑,这就是为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量身打造的演出场馆。
《又见敦煌》作为王潮歌“又见”系列的最后一部剧,已成为敦煌文化旅游的新名片。该剧以飞天石窟为背景,复活再现敦煌千年来的历史画卷,以“行走”的沉浸式观看方式,将丝绸之路、莫高窟、敦煌串联起来与历史对话……当张骞、索靖、张议潮、玄奘、王圆箓、常书鸿等丝绸之路和敦煌历史中的风云人物,走上铺满黄沙的舞台时,将使现场观众身临其境般触摸着丝路脉络、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又见敦煌》后期将建成集景区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健康养生、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项目业态,成为甘肃的“国际会客厅”,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
《敦煌盛典》:一夜千年
岁月流沙踏作尘,喧嚣历史乐留痕。在大漠明月之下欣赏飞天伎乐、看火树银花般的“打铁花”表演、穿越时空,再见古敦煌城的繁华,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以鸣沙山为舞台背景,独创的360度旋转并前后移动观众席,边旋转边体验,身未动而景已变,彻底颠覆了传统剧场舞台表演模式,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观演体验。
《敦煌盛典》项目总投资1.8亿元,首次将裸眼3D墙体投影、互动包裹式剧场、多介质水面造影、综合机械演出、震撼墙体灯光秀、激光秀等表演元素融入实景演出中,再现了古丝绸之路重镇敦煌独特的人文历史,同时又能欣赏到中华民族已传承千年的民俗,让广大游客在游览完敦煌的自然、文化遗产后,再对敦煌进行一次全新的认识,是敦煌夜游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被敦煌市政府评为“向外地游客重点推介的旅游文化项目”。
《丝路花雨》:一美千年
带着浓郁的敦煌印迹、独特的甘肃符号的舞剧《丝路花雨》,自1979年问世以来,走遍英国、德国、法国、泰国、拉脱维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足迹遍布大半个地球,享有“东方天鹅湖”的美誉。
旅游版《丝路花雨》演出时长从110分钟压缩到80分钟,用磅礴梦幻的表现方式,为游客传递了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成为一部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的典范之作,在敦煌文博会场馆敦煌大剧院常态化演出,受到海内外游客高度认可。
旅游版《丝路花雨》2021演出季,已于4月1日震撼回归。
C 吃
驴肉黄面:“驴肉”和“黄面”其实是两道分开的菜,一盘单独的驴肉再配上主食黄面。黄面黄亮柔韧,香菇末、驴肉丁、水豆腐等做成的臊子,浇在黄面上,成为当地市民和游客喜爱的敦煌特色美食。
杏皮水:用当地李广杏干古法熬制,是敦煌当地特色饮品,传统的味道吸引着游客的味蕾。
胡杨焖饼: 摊开的面皮盖在煮好的羊排、鸡肉、排骨上,让面皮吸收汤汁,饼皮劲道,肉香四溢,令游客念念不忘。
本版撰文 首席记者 荆雯
相关新闻
- 2021-04-07什川古梨园进入盛花期 每日限流4万人
- 2021-04-07清明假期甘肃高速减免通行费4731.62万元
- 2021-04-07嘉峪关旅游市场持续复苏
- 2021-04-07接待近83万游客!清明小长假甘肃兰州文旅市场强势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