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旅游活动

游客量和收入快速增长 乡村旅游品牌效应渐显

21-04-12 10:18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游客量和收入快速增长 乡村旅游品牌效应渐显

  核心阅读

  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消费热点,有力带动了各地村民致富增收。一方面,乡村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乡村吸引力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依托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各类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涌现,一幅幅火热生动的乡村旅游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用好绿色资源,带动致富增收

  春日午后,在贵州遵义永安镇田坝村,远处松林茶园星罗棋布,翠绿嫩芽抽立叶尖,游客身背篓筐体验采茶。

  孙德礼是当地茶产业带头人,自小长在田坝村,虽然70岁了,身体仍然硬朗。无论多忙,他每天都要泡上一壶茶,看嫩芽徐徐舒展,如水中芭蕾,上下翻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对于人才与乡村旅游的关系,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李天翼认为:“乡村人才是乡村文化载体,民间技艺、习俗活动、饮食文化等传承人,传递着乡愁与文化底蕴;乡村人才是引领乡村前进的重要力量,一批批懂市场、善经营的人才,不断发挥着示范作用。”

  孙德礼种茶,在当地广为人知。曾经的田坝缺水干旱,孙德礼就承包荒山,植树造林,一步步成为林业大户。担任乡长后,他带领大家,想办法盘活当地自然资源。

  孙德礼挖了山土,带到贵阳去做化验,结果显示土壤呈酸性,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适宜种茶,但推广起来,难度不小。“饭都吃不饱,还种茶?”一些村民不理解,孙德礼就挨个走访,耐心做工作,“乡亲们不富裕,还不是缺钱?钱从哪来?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

  说干就干,孙德礼辞去乡长,将承包的荒山种上茶,一心扑在种茶上。待到采摘后,他带着茶叶再赴贵阳,一检测,果然富含锌、硒,这便是凤冈锌硒茶。

  “大伙儿只管种,销售我来托底。”货不翻山不赚钱,孙德礼决意拉到省外卖,结果价格翻几番。孙德礼顺势成立了公司,以“公司+合作社+社员”模式,将种茶发展成产业,惠及更多老百姓。如今,整个田坝有近3万亩茶园,茶叶加工场已达74家。

  同样情景,在云南曲靖师宗县五龙乡也在上演。路稠、板江、腊门、江龙、牛尾……五河交汇之地,便是五龙乡。层层叠水的瀑布,明亮翠绿的湖泊,百果争香的园林……依山傍水的五龙,如今风光无限。

  近年来,五龙乡大力发展刺绣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扶贫示范乡。“大家在一起,同祝样样好……”伴着踩踏织布机和缝纫机的嗡嗡声,一曲民歌小调飞扬在乡里的刺绣工作室,五龙乡水寨村村民余晶凤,正带领大家飞针走线。一幅幅刺绣在五彩丝线、绒线、金线的相互交织下,成为特色旅游产品。

  50多岁的余晶凤是当地刺绣产业带头人。“乡里,大伙都擅长刺绣,衣服都是自己做。”余晶凤指着身上的绣片说,“服饰以绿蓝为底,代表的便是五龙的山山水水”。

  余晶凤告诉记者,工作室如今有绣娘90多名,有些是固定上班的专业工,也有务农闲暇时计件工作的村民。

  助推地方经济,传承历史文化

  “游客大老远过来,为的就是看不一样的文化,产品只有做出文化味,才能吸引更多人来。”余晶凤思路清晰。

  乡村旅游火了,绣品更受青睐。“有了互联网和快递后,产品更好卖。”余晶凤说,服饰、织锦、流苏小包、桌布……订单和产品不断增多。如今,工作室每年销售刺绣服饰多达上万件。

  在工作室,余晶凤还分隔出作业区、产品展示区和体验区,“要增加更多刺绣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更多乐趣。”余晶凤说。

  远隔千里的甘肃天水麦积区,因为融入了文化元素,旅游生意也越做越火。

  走进一间陶瓷作坊,女工的刻刀划过陶胎,沙沙作响。“她们在给陶胎‘美容’呢!”天水汉唐麦积山艺术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天平说,陶胎出模,略有瑕疵,或是合缝不平,或是纹饰不显,得经过一番打磨才能入炉烧制。

  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2014年作为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项目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依托麦积山石窟旅游资源,当地乡村游得到快速发展,陶瓷制品成了特色旅游产品。

  李天翼认为,中西部地区曾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但因乡村类型多、自然风光独特、地域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在助推地方经济、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大作用。

  生长于斯的方天平本行是土木工程,转型做文化产业,对他来说着实不易,光陶土就试了一年多。“不知道烧陶的土还分酸碱。”他四处找土不断调配,偏酸性了粘模具,偏碱性了一烧就裂。“还有做模具,要精雕细琢,一点都不能着急。”方天平说。

  第一批产品出炉,已是4年后。当窑炉开启、陶胎器身挺拔,方天平乐得合不拢嘴。可高兴没两天,又愁上眉头:卖给谁?方天平说,看的人都说好,就是没人买。“不能砸手里呀!”方天平雇一辆大卡车,进京展览。“惊艳全场,一售而空。做好文化宣传,不愁没有销路。”方天平说。

  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

  如今,凡有展览,方天平就参加。方天平说:“多跑多看,对旅游文创才有新认识。”

  方天平的陶器观众喜欢,百看不厌,想买却嫌大。方天平转念一想,得做出适合普通游客购买的产品。方天平决定再转型,找专家请师傅,着手制作微缩版产品。

  公司随即开发了高30厘米左右的产品,大受欢迎,销量走高,用工也增加了。“工人大都是附近村民。”方天平说,最多时用工50多人。

  孙德礼也考虑转型。“卖茶也要卖风景,搞茶旅一体!”伴随茶叶规模扩大,当地逐渐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特色景区。

  随后几年,孙德礼建起了民宿,还带动许多老百姓也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据统计,田坝村今年一季度共接待游客10.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23万元。

  因为爱茶,孙德礼的儿子孙亮民也学成返乡,子承父业做茶产业。“得一代一代干下去。”孙亮民接连创新,先后推出采茶、制茶、识茶、学茶等板块,新增研学内容,让茶旅一体化更立体。

  从过去的穷乡僻壤到现在旅游特色小镇,家乡变化让余晶凤赞不绝口。“叠水瀑布、五洛湖、百果园、刺绣、糯米饭……让客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专业人士分析,乡村旅游链条长,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吸纳就业人数多,进入门槛低,收入可观;同时,也是污染较少的行业,有助于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另外,乡村文化蕴含社会治理要素,尤其体现在乡风文明构建等方面,用好这些智慧,就能助力乡村振兴。”李天翼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人社厅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甘肃省人社厅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 皋兰县全力保障什川古梨园景区旅游市场秩序 皋兰县全力保障什川古梨园景区旅游市场秩序
  • 书海天涯 翰墨有痕 “我心向党”主题书画作品邀请展在兰州市博开展 书海天涯 翰墨有痕 “我心向党”主题书画作品邀请展在兰州市博开展
  • 兰大附中:学习党史 铸魂育人 兰大附中:学习党史 铸魂育人
  • 兰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 推动政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兰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 推动政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 兰州孩子们的游乐园何日重现?计划重建的儿童公园、西部欢乐园至今无明确建成时间表 兰州孩子们的游乐园何日重现?计划重建的儿童公园、西部欢乐园至今无明确建成时间表
  • 《敦煌之韵》添彩“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 《敦煌之韵》添彩“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
  • 甘肃省药监局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 实现“一网通办”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甘肃省药监局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 实现“一网通办”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白银会宁县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
2   白银市直机关立足工会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3   家在青山绿水间——白银靖远县着力推动
4   甘肃两当:310名车友“骑”聚广香河畔
5   甘肃省人社厅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
6   甘肃甘州:田畴阡陌春耕忙 河西大地绘
7   千余种珍稀蝴蝶昆虫标本亮相兰州
8   世界首款专属骆驼信号灯亮相甘肃
9   甘肃集成电路出口骤增近六成 芯片企业
10   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
11   甘肃《方志库》出版 收录27种海外孤本
12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启用“驼形红绿灯”:
13   "东亚文化之都"老友聚敦煌 深化文明交
14   敦煌密织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线上线下"
15   "陇越骑联"到了两当:"速度与激情"碰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