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经洞”项目启动 探讨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
原标题:“数字藏经洞”项目启动 探讨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
为迎接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敦煌研究院、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吉美博物馆”)携手腾讯,举办了“敦煌学的跨时空交流与数字保护探索”线上交流研讨会。来自北京、深圳、兰州及巴黎的专家们,借助腾讯会议,围绕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分享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探讨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的新路径。会上,三方正式发起中法“数字藏经洞”项目,共同探索法藏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让更多人通过数字窗口欣赏敦煌文物珍宝,感受敦煌文化之美。
三方就文物数字化未来展开交流探索
此次会议中,法国吉美博物馆主席索菲玛卡里欧(Sophie Makariou),法国吉美博物馆馆长文森特勒夫(Vincent Lefèvre),中国和亚洲中部佛教艺术藏品主任瓦莱丽赞奥斯基(Valérie Zaleski),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敦煌研究院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杜鹃,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副总经理刘小岚等各界专家应邀参与了此次交流。会议各方从敦煌的艺术文化出发,就数字时代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传播交流了观点和看法。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敦煌石窟的东方美学具有世界性,体现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的特点。数字化是敦煌文化得以弘扬的重要手段,我们希望更多联动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在内的文博机构,推动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以及学术交流,在全球更好地弘扬敦煌文化。”
法国吉美博物馆主席索菲·玛卡里欧指出:“吉美馆藏的敦煌文物在艺术及文化上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期望在疫情中借助数字桥梁,让中法之间的敦煌文化交流能够不断得到加深与拓展,并能够开展更多数字化文物的联展”。
在会议中,三方关于文物的数字化未来也展开了交流和探索,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副总经理刘小岚表示:“在数字时代下,科技公司有责任和义务贡献力量,成为文博单位的数字化助手,用科技文物和文化遗产‘做加法’。即通过文物数字化采集扫描,赋予文物新的数字物理形态;利用数字创意的画笔,绘出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形态,同时打造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入口,为下一代创造文化传承的土壤。”
法国吉美博物馆馆长文森特勒夫介绍了吉美在数字化工作的实践和探索,同时也表达了与腾讯和敦煌的合作的计划和意愿:“敦煌的遗产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希望未来三方能够利用更加沉浸式、具有教育性的体验方式,将吉美博物馆的敦煌藏品通过数字化向世界介绍。”
“数字藏经洞”将在“云游敦煌”落地
据悉,未来三方合作落地的“数字藏经洞”项目将会在小程序“云游敦煌”中落地。该小程序自去年2月20日上线后,成为疫情中全国人民游览敦煌的重要线上平台,迄今已有近3988万用户通过它浏览敦煌的数字化文物。腾讯将以科技之力,助力文物的数字化分析与诊疗、结合VR360沉浸式技术、多媒体音视频、AI等技术手段,深入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前沿;以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基础,探索数字化文物的版权保护。未来,随着腾讯区块链等新科技的融入,中法敦煌数字文物的版权将得到更全面的保护,数字文物将以更安全的方式在网络中流转、交流和共创。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及重塑”。本次交流研讨会的展开,就是希望在疫情之下借助科技手段搭建起中法双方沟通的桥梁,恢复受疫情阻隔的文化交流,共同探索数字时代下博物馆的创新和重塑。
据了解,未来3年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将以数字保护、数字传播等角度,搭建起常态的合作模式,并探索更多中法相关的文化合作,包括中法敦煌文物互展等。同时,三方也将联动更多中西文化机构加入敦煌文化的交流和数字化探索中,共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促进科技与人文交汇交融,加强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
敦煌艺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
“我们知道敦煌是一个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艺术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赵声良表示:“丝绸之路从公元前就是联系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道路,敦煌是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敦煌周边要形成一个敦煌文化圈,集中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的结晶。而敦煌莫高窟就是敦煌文化集中的代表,莫高窟创建于公元366年,从4世纪到14世纪,这1000年之间是不断地营建的,现存的洞窟有135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就有492个。我们现存的壁画有4.5万平方米,彩塑是2000多尊。”
“可以说,敦煌石窟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国家美术室,这个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他说:“从敦煌的这些艺术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是集洞窟的建筑、雕塑和壁画这三者合一的艺术,在这些艺术当中我们就会发现敦煌最初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比如说石窟的建筑就受到了古代印度的影响,我们现在从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和敦煌石窟做比较,发现有一些结构很相似的,也就是说印度的石窟结构最初是影响到了莫高窟,莫高窟经过了1000多年的建造,后来就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体系。”
“从彩塑来说,雕塑艺术在莫高窟可以看到受到古希腊、罗马影响,也可以看到印度本土影响的雕塑作品,最初随着佛教的发展,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莫高窟。”赵声良感慨地说:“到了隋唐时代,也就是在中国的6、7、8世纪,中国的艺术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造风格,创造出了有中国特色的雕塑艺术,中国的艺术在唐朝达到了非常辉煌的程度,也就是8至14世纪的阶段,出现了非常典型的优美作品。”
由专业保护团队向全世界推广
“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我们现在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团队可以说在世界上也走在前面,我们也有一些很好的保护技术,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并且向世界推广。”赵声良欣慰地说:“我们现在在推动敦煌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这种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帮助我们做,现在我们也有条件帮助别的国家来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与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跟印度、柬埔寨也签署了合作的备忘录。同时,该院还在不断地派学者到这些国家去考察,到丝绸之路沿线去考察,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有更多的合作。
“我们通过保护的力量帮助一些国家对文物进行更好地保护。”他说:“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好几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汇集世界学者,共同到敦煌来探讨跟丝绸之路、敦煌相关联的学问,通过这样的交流促进我们世界人类文化的交流,共同发展。敦煌研究院最近一些年一直为敦煌艺术走向世界而努力,我们在欧洲、中亚地区的一些国家都举办过敦煌艺术的展览。如今,我们每年要举办十多次展览,其中至少有两三次是在国外进行的,我们也希望不断地推出这样一些展览。”
“尤其是在诸多国外展览当中,每到一处敦煌艺术都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排队来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赵声良表示:“这说明敦煌有一种世界性,不管是东方的人、西方的人,看到敦煌艺术都会产生共鸣。我们也将继续推动跟世界各国的交流,可以共同合作举办相关的展览,让敦煌艺术这个人类的文化遗产,被更多的人共享。”
做好连接器、翻译官和新使者三个角色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参与到敦煌文化保护的初心,我相信我们是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科技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敦煌之美。”刘小岚表示:“可以说,腾讯与敦煌研究院的缘分始于3年前,2018年,当时我们是跟敦煌研究院首次达成了战略合作,在合作的新闻发布会上,腾讯的运营官就说过,腾讯要扮演好三个角色,分别是连接器、翻译官和新使者的角色。”
“丰硕的成果已经可以充分证明,当你使用了正确的方式的时候,敦煌壁画、敦煌文化能够有另外一种方式让你感受到它的美丽。”她说:“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新使者,让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交流、相互借鉴,这里要特别的感谢法国博物馆联合会和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支持,2019年1月,我们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
“实际上,在近三年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在数字助力文物保护和文物数字化弘扬与传承的过程中,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机会也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刘小岚认为:“在未来的3年我们可能重点在一些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一是希望借助远程技术解决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在距离上、效率上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会发现在敦煌野外的石窟、古城墙,在环境比较差的地方,因为受困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通信的环境,我们想要随时随地地去做好远程的问诊是非常困难的。而这是我们相信可以助力的一个地方,去通过远程会议技术跟现场保护进行结合。”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提升文物保护和数字化采集的速度。”她说:“我们已经联合了腾讯的多媒体实验室的技术,希望通过我们AI的算法,能够帮助壁画的复原、病害的基础诊断等。因为,在壁画当中,不同的病害只是用专业人士资源一一去鉴别和分辨,实施保护的话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但是,AI算法实际上可以把过去累计的经验数字化,因此给到更快、更高速度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据悉,本次《敦煌学的跨时空交流与数字保护探索”线上交流研讨会》的精彩内容,均可在微信端云游敦煌小程序、敦煌研究院官方视频号、腾讯视频、腾讯微视观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1-05-20甘肃启动2021年“中国旅游日”公益宣传活动
- 2021-05-20甘南主题推介活动走进兰州
- 2021-05-20“中国旅游日”天水市分会场举办24项主题活动
- 2021-05-202021年“交响丝路·问道崆峒”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