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文化旅游 >> 文化之旅

天水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妙手补书 修旧如旧古籍“新生”

22-02-28 15:0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天水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妙手补书

  修旧如旧,古籍“新生”

工作人员正在对古籍进行修复。

清代古籍《易经体注图考》。

  一张张泛黄的纸张薄如蝉翼接近脆化老化,一部部面目沧桑的善本流传数百载已老态尽显抑或“病入肌理”。纸寿千年,饱受岁月侵蚀,上了“年龄”的古籍不可避免地遭受虫蛀、鼠啮、霉蚀、酸化、老化等内外力“侵害”后,也会“生病”,也会消亡。为了给这些珍贵古籍“续命”, 去年9月开始,天水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全面展开。

  2月24日,记者在古籍修复工作室采访时了解到,经过古籍部5名工作人员前后近3个月的全力“医治”,馆藏破损古籍《易经体注大全合参》的修复工作已接近尾声。修旧如旧,古籍“新生”。

  耐得住寂寞 医“生病”之书

  天水图书馆馆藏古籍6万余册,其中善本1300余册,由于年代久远或以往保护条件有限,馆藏古籍破损老化严重,部分古籍急需抢救性修复。西四楼是古籍部,里间是天水图书馆馆藏古籍之所,外间是古籍修复室。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张长案几上,镊子、锤子、尺子,剪刀、糨糊、毛刷等工具人手一套,每名工作人员都有一个类似医用的手术工具器械盒。走进这里,就如同走进了专门医治病书的“手术室”。3名工作人员正在对一部书身破损的古籍进行最后的修复扫尾工作。

  古籍部主任李东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抢救性修复濒危古籍要与时间“赛跑”。他们首先对馆藏清代古籍《易经体注大全合参》进行修复。由于年代久远,且这部共计百页的古籍书身“左腰”部曾遭受过火焚,有的部位已严重脆化、絮化,有的部位则残缺不全。

  “对于古籍修复人员来说,补破是最难的,书口断裂、纸张脆化等都会导致书籍损坏。在修复过程中,既要做到把破损的地方修旧如旧地补好,又要让补过的地方纸张尽可能地和原作高度吻合熨帖一体,难度较大,十分考验修复人员的技术实力。”李东晖说。

  据他说,这次动手修复《易经体注大全合参》前,古籍部全体工作人员曾一起针对古籍病因进行“会诊”并制定了“诊疗方案”,这才开始对症修复。

  抢修性修复“病书”,延续书籍的使用寿命或让几近“寿终正寝”的古籍起死回生,是他们下一阶段古籍修复的主要工作。

  “修复古籍要耐得住寂寞,通常一部古籍修复完成至少需要好几个月时间,制订修复方案,打糨糊、拆书、揭书叶、书叶去污、配纸、溜书口、补书叶、托书叶……直到最后的蹾齐、锤平、压实、钉纸捻、装书皮、订线、压平、拍摄修复后的书影、填写修复档案,前后要经20多道工序,如果没有耐性,很难把活干好。”另一名正在修边的工作人员笑着说。

  精心修复 让古籍“新生”

  天水市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甘肃省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点。长期以来,对古籍的保护工作从未松懈过。为了抢救性保护修复古籍,曾先后派员参加国家、省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修复班,且都通过了国家级培训班的培训和考核,具有多年的古籍函套制作经验,具备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五级以上破损古籍的修复及基础维护能力。

  据介绍,2013年至今,该馆古籍部量体裁衣,为破损或无函套的馆藏古籍制作函套2800余具,这在有效保护古籍的同时,也为古籍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李东晖说,所有古籍修复工作均严格遵守“古籍藏品交接管理制度”,每天从库房取出破损古籍,工作结束,则存回库房妥善保管。据介绍,从库房取出破损古籍后,要先进行登记和破损定级,制定修复方案。之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书页整理、封皮简单修复、装订、上皮、穿线、贴签等工作,最后登记古籍修复档案,再将修复古籍入库。

  经过精心修复,许多破损古籍得以“新生”。古籍修复是个专业活,也是个苦差事。记者采访了解到,古籍破损的原因形形色色,针对不同的病因,古籍修复师都要开出不同的修补方案。面对一些破损严重的古籍,将粘连的古籍分页也绝非易事。针对破损部分,开始修补之前,得首先为古籍配纸,选配的纸张也要与待修的古籍材质、帘纹相同、颜色相仿。如遇材质特殊或带有颜色的纸张,还需要修复师自行调配纸浆或为纸张染色。

  所有古籍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修复前后2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来不得半点大意,就连最后理齐、打眼也都是细致活,每一针下去都要对准古籍原先留下的钉孔,不能有丝毫误差,否则会对古籍造成新的损害。

  “古籍修复需要遵循‘修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的原则,修复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工。修复之前,修复师需要拍照、量尺寸、记页码,记录书籍原貌,然后将古籍拆开,还原成纸张的形态,再逐页修复。”李东晖说。

  古籍修复之路 任重道远

  静静地看着案几上进入修补后期的这部古籍,历经几百年岁月打磨的痕迹虽说有些残旧,但那一页页薄如蝉翼、在光线照射下仍透着光亮的纸张,却有着旷日持久的生命力,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毋庸置疑,古籍修复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事业,文化的传承需要文字作为载体。

  “作为一名古籍修复工作者,古籍部所有工作人员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将把古籍修复工作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行动,一直做下去。”李东晖如是说。

  近年来,天水市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古籍潜在价值,在古籍整理编目、古籍普查平台建设、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古籍函套制作、人员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据介绍,在全省14市州图书馆中,天水市图书馆古籍藏量最为丰富,有5部珍贵古籍文献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和首批“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有27部善本古籍入选首批《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作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基础性工作,天水市图书馆在省内率先完成了对馆藏6万余册古籍的普查平台著录工作,共整理著录馆藏古籍文献9590种。该馆还被授予“甘肃省古籍普查先进单位”“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命名为“甘肃省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天水市图书馆传习点”。如今,《天水地区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即将出版面世。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王兰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2022年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雪)工作协调会在兰召开 2022年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雪)工作协调会在兰召开
  • 【中甘特稿】富民新村:小康路上的关键“决择” 【中甘特稿】富民新村:小康路上的关键“决择”
  • 带你走进东乡族传统体育项目——拔棍 带你走进东乡族传统体育项目——拔棍
  • 2022临夏青少年首届“30人31足”友谊赛在临夏市举办 2022临夏青少年首届“30人31足”友谊赛在临夏市举办
  • 临夏州临夏县尹集镇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园羊肚菌种植基地 临夏州临夏县尹集镇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园羊肚菌种植基地
  • 临夏市加大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花化力度 临夏市加大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花化力度
  • 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产业园里的圣女果、人参果陆续成熟上市 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产业园里的圣女果、人参果陆续成熟上市
  • 大风起兮“轮”飞扬——看通渭如何建成陇中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大风起兮“轮”飞扬——看通渭如何建成陇中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2022年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雪)工作协
2   甘肃中医药大学领导调研新学期开学准备
3   全国大学生竞赛榜揭晓 石化学子真争气
4   让爱在血液中流淌——甘肃省第49例造血
5   天水市荣获央视“百年百城·最佳人气城
6   同台“比武”说发展 现场“过招”促振
7   全省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
8   【经济杂谈】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9   甘肃省对十处事故多发路段治理工作挂牌
10   春日开学正当时 教学防疫两不误——甘
11   全省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12   【中甘特稿】富民新村:小康路上的关键
13   带你走进东乡族传统体育项目——拔棍
14   2022临夏青少年首届“30人31足”友谊赛
15   临夏州临夏县尹集镇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