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原标题: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通讯员 武发思
曾经,石窟崖体残垣断壁,石窟内外黄沙湮没,石窟壁画病害丛生……
如今,石窟崖体坚固整洁,石窟内外焕然一新,石窟壁画焕发生机……
文物保护,看得见的是变化与成绩,看不见的是背后的艰辛与汗水。
敦煌文物保护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换来敦煌瑰宝的璀璨绽放。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莫高窟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这为敦煌研究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敦煌文物保护工作者将牢记重托、砥砺奋进,着力在平台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发力,推动敦煌文物保护事业不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累累硕果 见证文物保护铿锵足印
2004年,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的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为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批三家科研基地之一。
2008年,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研制成功,敦煌研究院成为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中国人首次担任该专业委员会主席。
2009年,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2011年,组建甘肃首个文化遗产领域重点实验室。
2016年,我国首个基于风险理论的石窟监测预警体系建成运行。
2019年,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组建。
2020年,我国首座文化遗产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通过专家验收。
2021年,敦煌研究院积极申报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一串串喜人果实,恰似一行行深深的足印,印证了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
“多年来,我们一直走在不断探索和求真创新的路上。”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的足迹已遍至我国16个省区,并开始着眼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大量珍贵文物被抢救并重放光彩。
敦煌莫高窟曾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残垣断壁、风沙掩埋、崖体坍塌……历史照片显示,莫高窟大量壁画暴露在风吹沙打、日晒雨淋的露天环境中,整体风貌破败不堪。
直到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成立,这一状况才得到初步改善。以常书鸿为代表的第一代莫高窟人,通过清理积沙、修筑围墙、抢救濒临毁坏的壁画彩塑等探索性保护实践,开启了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的新篇章。
此后,莫高窟人代代接力,在文物保护之路上越走越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施了莫高窟崖体加固工程,解决了洞窟围岩稳定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将科学保护理念和先进分析技术引入到石窟保护中,使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从看守和抢险加固阶段逐步进入到多学科综合性保护阶段。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古代壁画和土遗址科学保护程序、技术和工艺,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逐步构建了莫高窟风沙灾害综合防护技术体系,解决了石窟本体及其赋存环境间的关系、壁画病害形成机理、加固修复材料研发等难题。
“道路艰辛,成绩可喜。”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70余年艰苦卓绝的探索,敦煌研究院已经由原来的“保护四人组”发展为200多人,成为全国最大的集研究—设计—施工全链条一体化的文物保护团队。同时,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在国家工程中心等研究平台的支撑下,在化学、地质、土木、物理、生物、环境等多学科人才队伍的通力协作下,莫高窟的保护工作进入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并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科学保护和精心管理的典范。
数字技术 开创文物永久保存美好未来
“石窟文物保护,永无止境。”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为更好地将敦煌这一文化瑰宝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殚精竭虑,守正创新,一直在探寻文物保护利用更有效的方法。
数字时代,数字化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让敦煌壁画、彩塑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紧跟信息技术变革的时代步伐,率先在国内文博界进行文物数字化的探索研究。
可喜的是,经过不断实践,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壁画彩塑数字化技术,制定了14项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与规范。
“数字敦煌”建设更是一步一个脚印,成果丰硕——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莫高窟260个洞窟壁画数字化采集、7处大遗址和40余身彩塑的三维重建、140多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和500余套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
先后上线中英文版“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累计有55个国家、1500余万人次在线访问。
实施“数字敦煌”资源库扩容升级项目,数据安全存储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敦煌研究院正在致力于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未来,该中心将成为甘肃省不可移动文物科学数据中心,服务于全省文物数字化事业。
值得期待的是,“数字敦煌”建设定能让文物保护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石窟“航母” 推动“一院六地”文物保护远航
2017年1月17日,是我省文博界的特殊日子。
这一天,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三大石窟整建制划入敦煌研究院管理。这意味着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这6处横贯东西、相距上千公里的甘肃精华石窟全部纳入敦煌研究院管理,正式开启了“敦煌模式”,标志着我省着力打造的石窟保护研究利用“航母”正式启航。
至此,敦煌研究院成为中国文物管理单位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并开始带动我省重要石窟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的提质、上档和升级。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划入石窟的保护工作,敦煌研究院保护团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紧抓主要矛盾。针对北石窟寺严重风化问题,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立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砂岩石窟寺防风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北石窟寺工程地质环境、砂岩多因素风化机理、砂岩综合防风化技术等多个专题研究,全力推进北石窟寺的保护工作。
针对麦积山栈道安全问题,保护团队联合省地震局、兰州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了麦积山栈道安全稳定性评价研究,给出了动静荷载下不同区段石窟栈道的安全性评价,并为后续栈道改造和局部补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炳灵寺洪水侵蚀问题,多次奔赴现场调研,讨论防洪排沙和彻底解决方案,并启动12个洞窟的壁画保护修复工作。目前,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为持续加强敦煌研究院所辖六处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先后编制文物本体保护方案50余项,完成莫高窟第130窟壁画彩塑保护修缮、麦积山石窟栈道安全稳定性前期勘察、榆林窟第6窟大佛抢救性保护、炳灵寺石窟3个洞窟揭取壁画保护修缮、西千佛洞7个洞窟保护修复和北石窟寺清代戏楼修复等文物保护工程31项。
将“数字敦煌”项目扩展为“数字甘肃石窟”项目,完成麦积山石窟第135窟、榆林窟11个洞窟、西千佛洞全部洞窟的文物数字化采集,以及北石窟寺第165窟彩塑三维数字化等工程项目。
建成敦煌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了六处石窟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系统,正在开展甘肃省石窟监测预警平台设计建设。
持续推进莫高窟风沙防治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文物保存状况和石窟周边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科技引领 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建设
科技时代,将“黑科技”引入文物保护领域,多举措唤醒沉睡文化遗产,是时代趋势,也是必然选择。
这方面,敦煌研究院一直走在前列。
近年来,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省科技厅和省文物局等大力支持下,敦煌研究院针对壁画、土遗址、预防性保护和文物数字化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持续加强文物保护相关应用和基础研究,成功申报包括“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多场耦合下土遗址劣化过程及保护技术研究”“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7项、其他课题58项,获得授权专利45项,制定行业标准7部。
一路探索,一路汗水,也收获一路的鲜花与掌声。
其中,“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元异构的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有效提升了我国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技术水平,保障了敦煌石窟文物安全,相关技术成果还推广应用到青海瞿昙寺、内蒙古阿尔寨石窟、陕西延安石泓寺、西藏罗布林卡、山西资寿寺、浙江良渚遗址、江苏紫金庵、四川观音寺等我国16个省区140余项文物保护项目中,使大量濒临消失的珍贵文物得以保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当前,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物保护模式已基本形成,并逐步走向国际。团队研究成果逐渐向阿富汗、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苏伯民表示,未来,敦煌研究院将持续聚焦“典范”“高地”建设,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基础研究,聚焦国际前沿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大需求,积极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通过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培养顶尖人才,以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为使命,积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推进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奋力开创新时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物事业平衡协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敦煌研究院 组稿 统筹: 杜鹃
- 2022-05-12【中央媒体看甘肃】人间四月芳菲尽 临洮牡丹始盛开
- 2022-05-10光耀金城 镜鉴千秋 兰州平凉馆藏精品铜镜在兰亮相
- 2022-05-10陇剧《南梁忠骨》剧本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 2022-05-10伏羲庙景区、天水市博物馆等恢复对外开放